一時琳瑯銀鈴般的笑聲,驅散了滿室陰郁。就算前路難行,最起碼他們現在并非一人面對。
邊關用兵,皇寺的祈福燒香也不能斷。
太后也想著再做場法事為國運祈福,
琳瑯作為御賜錦鯉,自然也得跟著靈云大師排香布陣。
不過她在皇寺倒是看見了那個司徒晟同父異母的弟弟陶贊。
他在皇寺領了閑差,做主持祈福的寺官,做法事時,自然也得到場。
楚琳瑯雖然無意跟他說話,可是因為知道他是司徒晟的弟弟,難免好奇地多瞟看了幾眼。
這個弟弟跟他的兄長可長得沒有什么太像的地方。這個陶公子看起來更斯文纖細了些,就是個沒有長開的少年郎君。
可是她這幾眼,卻勾來了陶贊說話。
待上香完畢,寺僧們開始焚香禱告時,陶贊跟在了新梅安人的身后出來,順便問她“我身上是有不妥嗎為何你總是看我”
楚琳瑯起初沒反應過來他在跟自己說話,直到陶贊又跑到她旁邊問了一遍,她才恍然轉頭。
這位公子,還真冒失
就算她方才失禮,多看了他兩眼,他也不該在這等場合,追著問自己啊
聽說陶慧茹對她的這個獨子甚是寵溺,當初因為怕別人說他的身世閑話,好像書院都沒怎么去過,一直在家請大儒授課,身上似乎有些不諳世事的活潑。
陶贊并沒有察覺自己失禮。在這滿是光頭的地方,連跟他年紀相仿的說話人都沒有,他整日里憋悶極了。
難得今日舉行這么隆重的法事,還來了這么多新鮮面孔,他也有些活躍起來。
而且這位新梅安人長得可真好看尤其是靈動的雙眸在直直望向他時,恍惚珠蚌被撬開般,剎那的芳華珠光就這么直直映入了他的眼中。
他平日從不關心母親的交際,更不知母親跟這位楚娘子的恩怨糾葛。
陶贊便如書院那些不諳世事的少年郎般,全憑著坦蕩得不知深淺的心思,毫無顧忌地跟這位美麗的女子打著招呼。
可惜楚琳瑯早就脫了青春懵懂,對于陶公子太過熱絡的態度也有些敬謝不敏。
眼看著陶公子緊隨不舍地問,她只能矜持笑道“奴家平日總愛愣神,神游的時候,自己都不知自己在看什么。若是對陶寺官有冒犯之處,還請多擔待。”
陶贊聽了卻連擺手道“哪里會怪楚娘子,我可是聽說了你在綠洲救下女學師生,又勇斗荊國惡使的事情。原先我還以為,你是個膀大腰圓的女子,沒想到竟然這般纖弱,真讓人不敢信。”
雖然以前琳瑯參加過陶慧茹的雅集,可是那時人多嘈雜,陶贊并沒有注意到琳瑯。
而如今在寺廟一群僧袍的映襯下,琳瑯這顆明珠就讓人忽視不得了。
眼看著琳瑯并沒有往飯堂走,似乎沒有吃齋飯的意思,也不太餓的陶贊干脆亦步亦趨,跟在楚琳瑯的身后,不停問她家鄉何處,家中可有父兄姐妹一類的話。
楚琳瑯走著走著,突然頓住了腳步,轉身問陶贊“不知寺官的父兄健在”
她這番出言尖刻,就是想讓這有些纏人的年輕人適時尷尬,知道避一避嫌。
陶贊果然有些尷尬地愣住了。不過他轉念一想,這楚氏是從外省而來,并非京中老人,哪里會知道他的曲折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覺得尷尬,只毫無愧色道“我家早年有些變故,所以我隨母性,從陶家的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