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當年方良娣在有心人的算計下,丟了孩子,一時急得方寸大亂。
當時滿城戒嚴到處搜找孩兒,可一直無果。
還是廖中昌人脈廣泛,找尋了江湖朋友幫忙,總算是找尋了線索,他當時親自帶著江湖朋友截了那艘拐子船。
奈何倉促間成行,又是人家的地盤,他帶的人又少,若硬碰硬,怕孩子有了閃失。
于是干脆破財免災,花了大筆的錢銀下來,將那孩子全須全尾地帶回來了。
當時廖中昌本打算把孩子安然無恙地送回去。
可是方良娣聽到了她來報信后,深思許久,卻求告他們夫妻不要將孩兒送回來。
她那時咳血之癥愈加厲害,也是明白自己命不久矣。
若孩子的父親是普通的鄉紳官吏倒也罷了。可他偏偏是一國儲君,未來的至尊陛下。
當時太子府情況復雜,太子雖然認定是太子妃迫害了孩子,可方良娣卻不這么認為,那個害她兒子的人,還隱在暗處。
太子愛屋及烏,對自己的偏愛,卻能給他們的孩子招惹來殺身之禍
她活著,尚且被人如此算計,差點再見不到自己的兒子。等她過世,還有誰來管顧這孩兒
她不求自己的孩子將來為王為侯,只希望他能安樂無憂長大。
也就是那一刻,方良娣做了個無比大膽的決定,將孩子托付給了廖中昌夫婦照管。
他們夫妻恩愛,家道也還算殷實,卻婚后無子,一定會精心照顧這個孩子,讓他可以過自己一直向往的安逸無憂的日子
于是廖家夫婦便將這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兒子,起名廖靜軒,又在方良娣病重過世后,帶著孩子悄然離京。
說到這里時,廖夫人低低道“我與他父親,都不愿他再走仕途,怎奈這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天生的皇家血脈,就是喜歡憂國憂民,與夫子探討國政。幾次勸阻他后,他還是偷偷入京趕考。他父親便巧妙讓他立誓蓄存胡須,遮擋真容。當聽聞他殿試與陛下見面的時候,真是叫人惆悵感慨,不知是該忠于故人所托,還是讓他與他真正的父親團圓”
楚琳瑯明白廖夫人的苦楚,畢竟這私藏皇家子嗣一旦被揭發,就是天大的罪狀一條。
這也應該是司徒晟早就知情,卻秘而不宣的緣故了。
可是現在,最要緊的并不是顧忌著廖靜軒與廖家夫婦的情分,而是廖靜軒的身份并非只有這幾個人知道。
楚琳瑯沉聲又問“廖先生在北地前往負水去見的是楊毅吧”
廖夫人又是一驚,不知琳瑯為何知道。
楚琳瑯繼續說“他定然是不小心,被楊毅套話,泄露了廖靜軒的身份。所以一場故友相逢,卻臨時變卦,楊毅突然生出心思,想要扣住廖老先生,用以拿捏廖夫子”
廖夫人其實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廖中昌當初在楊巡老將軍麾下,跟楊毅更是故友。
這也是當年他愿意照拂司徒晟,將他交托給養母李氏的緣故。
人都唾罵楊毅背信棄義,投敵賣國。可在廖中昌的心里卻始終記得當年那位意氣風發,武藝高強的上將軍。
有誰能知,當年楊毅被俘投敵,實在是荊國奸人的故意污蔑楊毅之詞。
可是晉仁帝一怒之下,卻下達了誅滅楊家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