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er12
總有人商業嗅覺敏銳,從對珀爾的專訪報道窺見出版新書的利潤。
第一個找上門的是倫敦時報的主編艾倫。
艾倫近水樓臺,通過手下記者馬龍了解更多情況。
聽聞珀爾蘭茨在船上就已經著手寫書,推測這本書十有八九快要完稿。
深知趁熱打鐵對書籍銷量的重要性,這就立刻上門。
艾倫狀似豪爽,甚至都沒有提出試讀一段稿件,上來就報價。
“蘭茨先生,盡管之前我們沒見過面,但刊登在我社時報上的專訪,也算有過一次愉快合作經歷。
你就是我的朋友了。對朋友,我從不吝嗇。可以向你一次性支付稿酬八百英鎊,購買出版你希望出版的那本書。
放心好了。時報出版社體系成熟,你把出版權交給我社,無需再擔憂各項瑣碎手續,從印刷到零銷由我社全權代理。”
艾倫撂下這些話,微微抬起下巴,認為下一秒就會聽到珀爾的感恩式答應。
他認為足夠了解眼前這位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只通過新人記者馬龍的專題訪問,也向幾位尼亞號船客旁敲側擊過。
珀爾蘭茨性情堅毅樂觀,好不容易離開了荒島,但身家財產幾乎都在海難中毀了,目前正需要一筆足量錢款過生活。
八百英鎊的報價,可不就是一筆巨款,它在1835年足夠在倫敦一套很好的房子還有富余。
海難幸存者剛到倫敦,第一份稿費就實現房產自由,這是多么令人心潮澎湃且激動不已的事。
艾倫就等著對方的激動感謝。
珀爾不露聲色地瞧著艾倫的自得姿態。
此刻,她豈止沒任何驚喜。恰恰相反,心底有淡淡的不悅,這把她當成哪種型號的傻子
與八百英鎊不夠去開銀行保險柜盲盒無關,她純粹為遇上給職場新人挖坑的公司高層而不爽。
如今給稿酬大概三種方式。
一口價,基礎稿費加印分成,以及版稅。
版稅不是通俗認知要支付的稅收,而是指出版社使用書籍要給作者付的版權使用費。
大致公式版稅單本書零售價x印書數量x版稅率
通常,也可以說它就是稿費。
不難看出,公式中版稅率的高低決定了圖書分成的高底。
珀爾在旅途中向有出版經驗的學者做過詳細了解。
如果選擇以版稅方式支付,版稅率最低有6。向上可以不封頂,但基本在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那已經是高人氣作家所得。
回頭來看,艾倫報出一口價八百英鎊是高還是低呢
珀爾來不及做充分圖書市場調研,卻能粗略推算出自然類書籍的市場銷售情況。
一本少插圖的自然類通俗科普圖書,零售價低至23先令。
僅看倫敦普通工人,月薪60先令上下,這樣的書籍還在他們的消費能力范圍內。
對博物學的興趣熱愛早就蔓延至大眾之間。
倫敦人口已有兩三百萬,還不談自然類書籍沒有文化壁壘,能銷往歐洲美國各地。
工人階層能買得起大眾科普讀物,并且對這類書很感興趣。
那代表龐大的潛在讀者人口基數,也為此類書籍的銷售總額持續升高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