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馬龍更能放開了說報社里的那點事,主要就是主編艾倫的憋屈日子。像是艾倫被老板訓斥、被扣獎金,這些事是人盡皆知的秘密。
“您看時報文章了嗎他還要捏著鼻子寫出對您新書的點評,只能講好話,是又將他氣得夠嗆。這段時間辦公室門緊閉著,也能聽到里面的砸東西聲。”
珀爾微微頷首。
艾倫過得不好,她也就放心了。
這個結果盡在預料之內,從她決定與法國出版社合作搞事時,注定了艾倫的日子難熬。
“這樣說來,你打算出差結束就辭職”
珀爾看到馬龍堅定點頭,預測到艾倫的苦日子還在后頭。
她客觀地分析“你離開倫敦時報,約等于讓報社老板損失了與暢銷書作者的最后一縷人情關系。
這次我與報社沒簽約合作,但還能來日方長。艾倫腦子清醒就該盡力挽留你。”
馬龍聳肩,“我在他眼中就是個廢物。這次巴黎出差是把我最后一次廢物利用,用不了就順手扔到。
大老板應該會再次責罰艾倫,但他對下的掌控力度不夠。真要挽留我也沒見多發獎金,等他反應過來已經遲了。”
這里馬龍補充一波,他日常如何實話實說就把艾倫氣出胸悶的操作。
“艾倫想把我辭了,我也下定決心要離開。沒必要留著惡心他,反倒是惡心了我自己。
蘭茨先生,非常感謝您。七月初對您的那篇專訪,成了我一筆出色的工作履歷。”
馬龍表示被好幾家報社的挖人,已經去參加面試,也收到聘用通知。
“缺點是進入新報社又有三個月實習期。原本如果能在倫敦時報立刻轉正,我也不想再折騰,誰想到結果竟然如此。”
珀爾點了點頭,她不敢說全面了解倫敦出版界,但可以說馬龍踹了主編艾倫做上司,是一個于身心健康、職業發展都有利的選擇。
她目光一轉,似不經意地說,“你知道的,巴黎新勢力是法國出版社,出英文版書籍還是要與英國本土公司合作。”
“不不您不用告訴我。”
此時,馬龍敏銳地聽出了話里話,珀爾意思可以考慮將聯合出版權交給他新去的報社。
“這種決定不必在意我。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我可沒拉到第二個暢銷書作者的本事,不如從一開始就做本職記者工作就好。”
珀爾見狀笑了起來,當初沒有選錯人,馬龍還真是一個可愛的人。
“那好吧。出版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由皮克去決定該選哪家聯合出版。”
這話,馬龍信了,皮克卻不會信。
皮克要去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國談聯合出版權,珀爾不說全程協同,但也有三分之一同路,誰說控制欲低了。
對此,珀爾完全否認。
她觀察這個時代的歐洲,順帶地為皮克把一把關,為了自己能有更多分成入賬。
假如某天再賣書時富可敵國,她會徹底放手讓出版人去談生意。那時能對書籍銷量毫不在乎,只管享受更感興趣的事。
關鍵是,目前沒有財富自由。
在拿到折合一千五百英鎊的基礎稿費后,必須期待加印的書籍數量多多益善,從而獲得更多版稅分成。
可沒忘了,要趕在今年年底前去銀行開盲盒。
從盛夏到初冬,隨著多種文字版的歐美人少的四十九個理由相繼出版,這本書穩居1835年歐美暢銷書排行榜前位。
十一月末,達成年銷量破百萬,成了西方大陸圖書銷售史上讓人津津樂道的現象級成就。人們討論著蘭茨先生的下一本什么時候會出還能賣出這樣的好成績嗎
痛失這筆巨額利潤的倫敦時報已經被群嘲至麻木了。
報社老板慢一拍發現了馬龍的辭職,把艾倫訓到狗血淋頭也遲了。
改組成立了專業出版部,而且還給編輯組多提拔了一名主編,采用雙負責人制度。讓艾倫專心搞報紙選稿就好,如果再做不好就卷鋪蓋走人。
艾倫的主編稱謂是未改動,但手上權力被消減大半,可不就是苦日子在后頭。他曾經辭以馬龍不配轉正辭退對方,卻又被狠狠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