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小松脖子一縮,不敢吱聲了。
憑借他對自己親娘的了解,再多說一句,那是三塊糖都不會有的了到時候真就只能硬著頭皮喝
張司九笑得幸災樂禍。
楊元鼎慫恿“男子漢,怕什么苦”
小松震驚臉“那你吃藥都不用糖的”
楊元鼎輕描淡寫“哦,一般都是喝兩口糖水簌簌口之后,就塞一塊酸梅。酸味就把什么怪味都壓下去了。”
眾人那你有臉說不怕苦
某人理直氣也壯“我不怕苦,但沒有必要非得吃苦啊”
眾人沒毛病,很有道理。
反正小松是學會了“那我也沒必要非得吃苦哇”
這下,眾人都被逗笑,一時之間,氣氛也好了很多主要是張司九,感覺直面蛔蟲的沖擊力都淡了許多。
家里事情解決了,那么另一個問題來了要不要去跟江三娃家里說一聲告訴他們這個方子
張司九看向了徐氏“二嬸,咱們要不要去跟其他有孩子的人家都說一聲這個病吧,對小孩子影響也很大的。”
程萬里也點點頭“嚴重的話,的確影響很大,容易長不好。再嚴重,那也受罪。”
徐氏遲疑了一下“可吃藥是要花錢的。咱們這么只恐怕別人會多想。”
這話讓眾人都沉默了一下。
最后,程萬里嘆了一口氣,點點頭“也對。做咱們這一行,有句話說得好,醫不叩門。咱們做大夫的,不能上趕著去給人治病。一來,容易叫人誤會咱們是騙子,反而不信我們的醫術。扎樣的心境下,藥效都要打折扣。二來,強行改了他人命運,也損了自己的陰德。”
所以求醫問藥,得病人來求,來問,治療效果最好。
否則,他不信你,自然也就不信藥能治好,那還有什么療效
這個道理,張司九懂治病,有的時候心態是很重要的。心態好,吃藥治療,往往事倍功半。心態不好,反而效果就很差。
張司九點點頭“那行吧。先給小松小柏治好了。然后有機會的時候再提一句吧。有覺得嚴重的,自然就來找我們了。”
程萬里點點頭,起身告辭。
徐氏已經抓好了一只雞,麻利的拴在了程萬里的驢上“珍娘身體不好,這個帶回去,給她補補身子。”
自從張司九在醫館,徐氏沒少往醫館送東西。多數時候是自家種的菜,或是殺的雞鴨。
程萬里怪不好意思“我就來看看,不用這么破費。”
“也不是給你的。”徐氏大聲道“是給珍娘的。程大夫你拒絕個啥子”
徐氏這樣一說,程萬里頓時就沒脾氣了,也拒絕不了,只能收下。
楊元鼎則是死皮賴臉留下來吃飯,徐氏干脆又去買了一條魚,打算燒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