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茵相信,次年開工后,各項營生都會走上正軌。
快過年了,她最近忙著到蠶房、木工坊給師傅們發紅包。
今年只有這兩個工坊自建成以后一直在運營,而且因為剛開不滿半年,師傅們心里壓力想必比較大。
為了安撫他們,特地讓管家準備了一批紅封包賞銀,既是年節福利,也是合力完成巨型榨汁機的獎賞,一人給了二十兩賞銀。
收到這筆沉甸甸的賞銀,跟著岑木匠背井離鄉來百桂郡打工的木匠師傅們眼眶紅了。
要不是徐茵閃得快,他們都激動地要給她跪下了。
“老岑你不厚道,來之前你沒說還有這么好的事這下我爹的病有錢治了嗚嗚嗚”
“有了這筆賞銀,莫說我家欠族人的債能還清,還能攢下一點送我兒子去私塾念書了。”
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不然也不會在風調雨順的年頭還窮得揭不開鍋。
岑木匠笑瞇瞇地捋著胡子說“我沒騙你們吧我就說我跟的主家十分厚道,只要活干得好,賞銀不會少。”
“你何時說過有賞銀”
“呃,我沒說過嗎那可能是忘了。”
才不是,是他故意沒說。
起先是擔心話說早了萬一后續沒賞銀豈不是讓他們白高興。現在嘛,大過年的有這樣一個驚喜不好嗎
眾木匠“”
老實巴交的老岑變了
不管怎么說,岑木匠一行人滿懷感恩地拜謝了主家,笑容滿面地踏上了回家過年的旅程。
一路上風塵仆仆,過怪山時的膽戰心驚,也無法阻擋他們來年開春仍舊要來百桂郡府城為王府干活的心情。
除了匠人,工坊、礦場里其他干活的工人,也都領到了一筆紅封。
只是金額沒有匠人多平時表現突出的能得個二兩;表現普通的就五六百文,相當于多領了一個月工錢。
過年有假放,還能多領一個月工錢,普通工人同樣高興到眉眼都帶著笑。
王府里里外外清掃除塵,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各種年貨也備得足足的。
徐茵帶著丫鬟們,在喝完濃稠的臘八粥后,推磨磨豆汁,做了一批豆腐出來。
石膏點豆腐,在沒發現石膏礦之前,她還想不到。
當然了,喜歡吃老豆腐,鹵水也可以點。
簡單提煉后的石膏,點出來的嫩豆腐潔白如玉,口感非常嫩。涼拌或是煮羹,還得數嫩豆腐。
做完豆腐,豆漿還有得多,她調了咸甜兩種口味,往書房送了一份,自己也嘗了嘗。
香醇的豆香,搭配純正的白砂糖,這是甜豆漿。
一勺醬油一勺醋,再擱點蔥花和芫荽,府里有欽北產的紫菜、蝦皮,也各來一點,提鮮增味,煮沸的滾燙豆漿灑進碗里,豆漿一遇到醋,仿佛開出了一朵朵花。這是后世海城那邊流行的咸豆漿。
徐茵好這一口,就是不知王爺會喜歡哪種口味。
不過依她對他的了解,多半是喜歡咸豆漿吧。
果不其然,一炷香之后,書房里伺候的小廝就顛顛地跑回來說,王爺很喜歡咸口的豆汁兒,問明兒早上還有沒有
想吃當然有啊,沒有也可以再做。
做豆腐不容易,磨豆汁煮個豆漿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