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是二十二個,死了7個,剩下15個活的,也沒給水米,就綁著。聽說還是把活的和死的綁在一起,在打谷場呢,好些人看著呢。”張二妮的神情特別像講鬼故事,楚清就有點想笑。
“姐,要我說,三胖家的都該給你磕頭呢,不然她就完了”張二妮憤憤地道,“那就是個沒良心的”
“二妮,”楚清說道;“不要提這件事,讓這件事平息下去。不然流寇沒有要了她的命,流言會要她命。這樣的情況村里不止她一個。”
“姐,你心也太善了”張二妮感動的紅了眼眶。
“我是沖著她婆婆,那是個很好的老人家。也為我們娘倆拼了命的。”楚清解釋道。
“嗯,”張二妮點點頭,“村里還有兩個也跟三胖家的一樣,差點就被給那啥了。”
“讓這件事過去。”楚清重復,“做女人不易。”
說著話就來到了打谷場上,打谷場中央,有一個用柴火棒擺出來的橫置的歪斜葫蘆形。葫蘆嘴朝東。
村長們組織大家圍著這個圖案集合,這樣大家都可以看到地上的圖案。
人們看著紛紛議論起來,很快就人聲鼎沸,因為大家都在說話,不高聲就聽不清楚,所以聲音越來越大,嘈雜的很。楚清就不喜歡嘈雜,眉頭皺得緊緊的,心情又煩躁了。
這時謝先生走了出來,站在了葫蘆圖案里,雙手往下壓了壓。人群安靜了下來。吳村長這時喊話“前面的坐地上,后面的站著,大家要都認真聽先生講。”
人們紛紛響應,男人們盡量都坐下來,把地方讓給女人和孩子們站著看。楚清抱回小寶,也站在人群里。她感覺今天的內容很重要。
謝先生手里拿著一根長樹枝,站定了,說道“今天,我們所有人都上課。”人群又開始竊竊私語,不是要說昨天流寇近村的事兒嗎,怎么又改成上課了
謝先生用手里的樹枝比劃了一下地上的“葫蘆肚”,講道
“大家看看,這就是我們大宣國,”又比劃了一下“葫蘆腰”“這窄窄的一條,就是東倫國。”然后跨進“葫蘆嘴”那一半說“這里,就是沃斯國。”
人群又要沸騰,因為人們很好奇自己國這么大,東倫原來那么一小條。謝先生揮舞了一下樹枝,止住人們的聲音
“今天我給大家上的課,就是說說我們大宣在跟誰打仗,在哪兒打仗,我們家又在哪兒。”人群靜的落針可聞。
“我們大宣和東倫、沃斯,就像一個葫蘆,葫蘆嘴朝東,葫蘆肚在西。我們的京都在這里,”謝先生拿起一塊石頭,放置在葫蘆肚的中上部。
“我們吉州在這里,”又拿起一塊小一些的石頭放在靠著葫蘆腰的位置。
“我們村在這里,”謝先生從口袋里摸出一個銅板放在緊貼著葫蘆腰北端的位置上。
“我們打仗的地方在這一段,”謝先生用兩根柴火棍垂直搭在葫蘆腰的中部和上部。
楚清認真的看著,這是她穿越來后第一次看到這個國家的地形圖。
“這個葫蘆,東邊高,西邊低,所以,沃斯國基本都是戈壁灘,那里盛產瑪瑙,可是不長糧食。東倫國也好不到哪兒去,這么狹長的一條,山石居多,山里有礦,也不易種糧食。”謝先生講解道。
“我們大宣,地勢平緩,面積廣博,山川河流分布的比較均勻。很適合種糧食。這就是打仗的原因。”謝先生說到這里,咳了咳,感覺有些說多了,怕出什么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