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又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看來是來搶糧食的”
“那東倫國跟著起什么哄屁大點地方還嘚瑟上了”
“不能那么簡單。打個比方,俺家全是良田,種啥長啥,你家全是荒地,種啥都不長,咱兩家挨著,你咋想你就只想要俺家地里的糧食”
“對哈你這么說我就明白了,搶糧食有啥用,吃兩頓就沒了,我得搶地呀”
這是男人們。
“哎媽呀,你說這國家還是個葫蘆形的哈”
“你沒聽懂嘛,三個國加一起是個葫蘆形”
“那你說葫蘆嘴那邊大老遠的能往咱們這邊跑葫蘆腰還差不多,畢竟離著近。”
“那可不我二舅母每次回趟娘家得走兩天我都覺得老遠了,那葫蘆嘴還能往咱葫蘆肚跑”
這是女人們。
“你們懂個屁”男人那邊開始駁斥女人們了,老娘們家家的四六不懂。“沃斯國有馬,有牛羊,要是再有土地種莊稼,整個葫蘆都是他的,那不就全齊了”
“就你懂”女人這邊有人不服了“中間有東倫國呢,沃斯想要整個葫蘆那也是隔著呢”
這時一個老人說話了,他盯著那個葫蘆圖案一直在看“那要是葫蘆嘴跟葫蘆腰說,你們國家太小,啥也沒有,我的國家大,有馬有騎兵,要是你幫著我把葫蘆肚打下來,我把葫蘆肚分你一半呢”
大家都安靜下來,感覺自己真相了。
“大伙心里有數就行了,出門不要亂講,小心引來禍事”各村的村長給大家提醒。都是平頭百姓,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不好掌握,萬一在哪兒說錯了話,真能招來禍事。
“戰火離我們很近,我們家里的孩子們就在戰場,”謝先生用樹枝比劃著葫蘆腰的上半段。
“越是有戰爭,就越是有流寇作亂,還有敵國的探子,他們會不知不覺的刺探我們的消息。大伙可不能在外面啥話都說,因為你不知道哪句話就是人家需要的,然后你就成了賣國賊,那可是要殺頭的”謝先生嚇唬道。
“我們得守好自己的家園,多種糧食,咱娃在前線就能有吃的。咱們要團結,不能出什么事兒就只管自己,你管不住的,沒人幫襯不行。大伙要齊心協力,一致對外。”
“咱們說說昨天的事兒。昨天流寇進了村,二十幾個人哪還有騎馬的,還有扛刀的,嚇不嚇人那可是一幫殺人不眨眼的暴徒啊”
“你們自己只管自己,有用沒有你就是關上大門,他們不是照樣闖進你家他們想搶就搶,想殺就殺,你哀求他們,有用沒有”
人群的臉色變得難看,尤其是五棵樹村的。還有些女人垂頭哭泣。
“咱們幾個村都有娃在戰場上,咱們的娃都在為保衛咱們跟敵人拼殺,咱娃可沒分你是哪村的、他是哪村的。所以,咱們不能只管自己個兒。要團結起來,你家的事兒也是我家的事兒,你村的事兒就是我村的事兒”
“昨天,要是張村和李村的人沒有及時趕到,那是啥后果昨天袁娘子緊急派了孩子到張村和李村求援,張村和李村立即就趕來了,這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呀。”
當老師的耐心真好,就這么幾句車轱轆話來回說,就不信你們記不住。
就跟教幼兒園的孩子一樣,不停地重復,換著花樣的重復,打比方、舉例子、列數字,啥都用上了。腦回路再不通暢的人也都明白了。
不,也不一定,也有那腦洞清奇的“袁娘子袁娘子,什么袁娘子,她要不來咱村,興許還沒這禍事呢沒準兒流寇就是她招來的”
聲音不大,可周圍人安靜呀,這就都聽到了。好些人紛紛回頭,尋聲看去,是三胖家的。
楚清就頭疼。
確實,自己到了五棵樹村也沒幾天的。三胖家的這種說法很容易被沒見識的人接受。
“啪”聲兒挺大。是三胖老娘,一巴掌烀在山胖家的臉上了。
“俺兒回不回來俺都休了你”老太太捂著心口,氣得不行。
“娘你咋不分里外哪俺有啥說錯了的她是不是前腳來咱村,沒幾天流寇就來了”三胖家的也火了。
“張村長,你這妹子俺家消受不起,你領回去吧”老太太說話倒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