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也能理解;如今九幽國正在征戰,除了錢財武器消耗頗多外,糧草也是如此。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糧草問題一直是蕭石竹近年來最頭疼的事。之前,九幽國都是就近開戰,糧草轉運路途不遠。可自從遠征開始后,運輸長途,一斗鬼糧運送,得用兩斗鬼糧消耗,才能送抵遠方戰場。
長期征戰他鄉遠方,之前九幽國十年積累的糧草和財富,如今已快見底。
幸得和北陰朝談判不落下風,還得了些便宜,才可以支撐到現在。
且高產量的玉糧,已被蕭石竹親自從黃泉帶回,正好解決了糧倉就快見底的燃眉之急,蕭石竹自然喜笑顏開。
在蕭石竹對面坐下的鬼母,微微一笑,也心中欣喜。
當即就道“這樣說,這玉糧在陰曹地府也可以大范圍種植了”。
冬月把頭點了點,回到“是的國母。回來之前,我還吃了那玉糧烹制的米飯,一碗米飯烏黑如墨,看著倒是不怎么好看,但是粒粒飽滿,米香四溢,入腹后也很扛餓。只要能大量種植,糧倉不出三年,就能都堆滿了。稻葉曬干,也可以喂養馴服豢養的食草獸魂。皆無任何不適。”。
冬月未說大話,玉糧的產量確實驚人,一株便是尋常鬼糧的三十倍,高度足足半丈有余,形同矮樹。一年種糧,等于收貨了三十年的收成,九幽國的糧倉倉廩,確實用不了多久就能都堆滿了。
“糧食,向來是大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在吃的方面,就不怕什么天災人禍了。”蕭石竹拍手叫好,臉上悅色不減反增。
“是。”冬月點頭贊同。
“但也不能外售,一點要讓出關搜查鬼差特別注意,不要讓任何玉糧種子外流。”。
蕭石竹主意已定,這等寶物只能留在九幽國的土地上。若是被他國取得,九幽國就不再有此優勢。
“諾。”冬月和秋霜,齊聲應答。
“好,玉糧之事先議到這。”蕭石竹掃了一眼冬月和秋霜,沉吟片刻后,道“當年北陰朝給我們下套,許我封侯之權,我要了此權,封侯卻不世襲,也不封地;如今是可用的時候了。兩位大人功高,自然也可以封侯。另,可有什么功勞卓著的人選,可以推進的”。
說罷,蕭石竹目光再次落在了往日多有主記功之事的秋霜身上
蕭石竹在千里之外,想著怎么封賞有功之臣時。遠在酆都城的龔明義,也背上了一個破舊的背包,穿行在熙熙攘攘的熱鬧街道上,朝城北而去。
龔明義既無坐騎,也無車駕。身邊跟隨著的,不過是兩個鬼差,和一名仆役。
這個曾經也是給北陰朝立下赫赫戰功的鬼,背影是那么的落寞,帶著些許的失落和無助。
雖多次敗于蕭石竹和英招等鬼,但龔明義也是拼盡全力,以自己一鬼之智,險些打得蕭石竹朔月島破,九幽國北方門戶大開。
只可惜這北陰朝科技發展,停滯千年,早已不是九幽國的對手。縱然帶著業火炮彈,龔明義征戰中,也不過是只有一張王牌在手。
敗軍之錯,并不全在龔明義。
奈何酆都大帝可不這么想;倒不是酆都大帝就只有針眼心胸,只因為他眼睛刁毒,和蕭石竹一樣,也看得出來,龔明義是喂不熟的野狼。
這樣的鬼,只要有權有勢,妒火一起,什么十惡之事都能做出來。謀反,自然也不例外。
故而酆都大帝的辦法,就是若即若離,不冷不熱。需要是,要龔明義出力。不需要是,就外放龔明義。
如今旨意已下,龔明義將去往北地任職,做一個小小的校尉。去北地練兵,也是不錯的抉擇。
畢竟,龔明義對九幽國軍士作戰習慣,戰法等等的了解,在北陰朝中無人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