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趙禮婉秉承著旅游的一貫行程,先帶著易家棟逛春秋閣,又逛西子灣風景區計劃中還有打狗英國領事館、愛河、高雄之眼和澄清湖,如果時間足夠,還可以去墾丁國家公園,那里有特殊的熱帶風貌
易警官探案肯定需要一些時日,她可以盡地主之誼,招待著易家棟將高雄走個遍,自己也順便散散心,遠離一下別墅里的氣氛,以及公司里那些越來越令她煩躁的工作。
哪知走著走著逛著逛著,趙禮婉就發現,這位易警官的兄長、易家棟先生,對風景的興趣,遠沒有對美食那么高。
既然如此,他們就必須去一趟夜市了
這里原本是大港埔夜市,興起于1940年代末,是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
在這里有一百多個攤位,你可以吃到最正宗的大腸包小腸、鹽蒸蝦、筒仔米糕、擔仔面、土魠魚羹、木瓜牛奶等所有灣灣出名小吃,除此之外,這里還有招牌林立的牛排店,以及你能想象得到的任何食材食物攤位。
當易家棟嘗到名為棺材板的食物時,簡直要大嘆各地廚師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棺材板由豬肝片、鮮姜片、柿椒、臘腸片、年糕片等多種食材攪拌多樣配料,裝入炸好的外酥里嫩形如棺材的吐司盒中,再蓋以一片吐司而成。
如果請朋友幫忙點配料,而你并不知道內里到底有哪些食材,閉眼咬下第一口時,那才叫探索和冒險,只是這一口下去沒有危機,只有驚喜。但刺激和快樂,卻不遑多讓。
這時最好再搭配趙禮婉遞過來的、名人最愛的鄭老牌木瓜牛乳,雖然并不真的能豐胸,但清甜果味伴奶味,真是最美好的幸福混搭。
“如果是在香江,這個就要改名叫聚寶盆了。”易家棟一邊走,一邊暢想如果將這美食帶進易記會怎樣。
趙禮婉隨在易家棟身邊,穿梭于摩肩擦踵的人群中,以往她少有來這里的時候,畢竟長大后,遇到大多數客人,她都不需要親自陪伴。
即便是需要陪伴的貴客,往往也不會需要她陪著來逛夜市。
眼下是個非常奇妙的時機的組合,一次偶然。
原本以為自己會像最后一次逛夜市那般,厭煩四周繁雜的味道和人們撞來撞去的現狀。但奇怪的是,看著易家棟享受美食時純粹愉悅的表情,她竟然逐漸被勾起了興趣,甚至隨著他一起買了個鴨肝板,極不淑女地在街道上邊走邊吃。
但易家棟并未對此露出任何不認同的反應,他甚至像是覺得這很正常,哪怕發生在她這味塑料大王的千金身上。
易先生對于身份、行為等體統,好像不是很敏感。那種不知是來源于香江野蠻生長的混不吝,表現在易家棟身上,格外地自由灑脫,有種令他身邊人卸下所有枷鎖、恢復自在和輕松的魔力。
這是位不太一樣的貴客。
兩人在小吃街嘗遍美味,便轉道去海邊。
海風吹拂著,人便有些感慨。
兩人聊起小時候,易家棟提及帶著弟妹生活的經歷,勾起了趙禮婉的回憶
“小時候父母一起創業,很忙很忙很忙。都是我帶著弟弟,他們磕了碰了、被欺負了,都有我這個做大姐的出頭,他們好依賴我的
“結果長大后,就什么都變了。”
“人生就是這樣了,許多事不一定會按照我們所想去發展。”易家棟忽然想起方鎮岳曾經講過的一句話,便轉贈給趙禮婉“這個世界很爛的,但我們不能等世界變好,再開始生活。”
身邊人很糟糕時,大概也是這樣的。
趙禮婉轉頭看看易家棟,低聲呢喃“真羨慕你”
兩人又聊了許久,夜色愈濃了才折返別墅。
在客廳道別后各自回房時,易家棟望著趙禮婉的背影。他知道趙家的孩子們都是趙禮德死亡案件的兇嫌,趙禮婉也如此。
一天相處下來,他忽然開始期盼但愿不是她吧。
輕輕嘆氣,背道行向客房區廊。
另一邊,趙禮婉行至房門口,握住門把手時,忽然垂眸盯住了自己的手,幾息后回頭,定定望住易家棟背影。
站在暗影里,她直望著易家棟走進另一邊,開客房門進屋,直至身影消失于視線之中,才終于拉動自己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