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由徐田曹帶路,一路急行。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外邑。
即便是徐田曹來過一次,現在也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外邑的變化。
之前他來的時候這里只有十八間土房,現在已經多到了十九間,而不遠處的南坡上,竟然還起了兩間房
他才多久沒來有半個月嗎
這變化,真的好大
徐田曹覺著變化大,從來沒來過的衛倉曹和周戶曹更是震驚。
這里說是縣城他們都信
行進的主干道地面被夯實,似乎還有人專門打掃,將落葉雜草全部清理的一干二凈,更不見那些尋常農家常見的雞屎豬糞,干凈整潔的連縣城都比不上。
更甚的是,整個村子,竟然全都是土屋
土屋外墻平整,屋頂上的茅草極為厚實,一看就極為保暖舒適。可哪有農家能蓋的起土房的還每戶都有。
細看,家家戶戶都圍著籬笆外墻,屋內墻壁上掛著穿成串的咸魚,還堆起了人高的糧倉,幾只母雞悠閑地在庭院內行走。
隱隱約約的,還能聽到豬的哼唧聲。
土屋避寒,家倉豐滿,魚肉充足,家畜興旺。
好一派富足之景。
說是縣城還差不多
“真沒想到。有生之年竟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周戶曹收不住滿臉的驚愕,喃喃自語
“快四十年了,從未見過村邑能如此豪富的”
“是啊。”
衛倉曹同樣是震驚不已。
在這么一群豪富農人面前,他們的心態被打擊了不少。
對韓盈,更是沒有了輕視之心。
之前那番爭搶作態,實在是太過于孟浪輕浮了。
他們問過兩個在外玩耍的小兒,按照指引,找到了鄭桑,詢問石碾的事宜。
花開兩表,各分一枝。
徐田曹三人都是大官,又是騎著馬趕過去,還穿著寬大的,能籠罩全身的皮裘,這樣的人物,專門過來看石碾,自然會被人記住。
韓彩就是記住的人之一。
她抱著罐裝的面粉,和其她一同過來磨粉的婦人往內邑走。
路上,這群婦人討論著今天來的這三位貴人,又嘰嘰喳喳的說起來麥粉的好與壞。
“貴人都過來看麥粉了,這絕對是好物什。”
“就是,咬起來又松又軟,我大母說她都能嚼的動。”
“昨天里正家的那小孫子都過來朝我要饅頭了。”
“你給了”
“小孩兒餓,掰了點兒給他嘗嘗。”
“咱們內邑去磨面粉的也不少,就是里正,唉”
“莫說”
“不提他,說起來韓彩,你家的火炕快造好了吧”
“已經泡上豆子了。”
“再過幾天,就能跟著去賣了。”
“這可真好呀,去一次能有二三百錢呢。”
“我姑姑昨天還問我,能不能也去找鄭什學呢”
正說著,韓彩一抬頭,便看到內邑村口,眼神陰沉沉的里正。
她下意識的閉上了嘴巴。
這種狀態一個傳一個,霎時間所有人都不再說說笑笑,而是沉默起來,甚至拐了個彎,直接避開了里正,再往家里走。
坐在村口前的里正眼神更深了。
他早就看到那群婦人了。
甚至對她們做什么也一清二楚。
鄭桑、韓嬰
你們兩個為什么就沒有死在外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