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法子,一為仁,二為德”
漢家以孝治天下,于平民間也常常傳播孝道,而民間更為廣泛流傳的是義,仁和德是君子準確的說是上位者該強調的東西,這是上對下的寬容,自然不會在在民間流傳。
所以,女醫們臉上都帶上了幾分茫然,而周幺直接問道“那月女,什么是仁、德”
韓盈開口道“病人治病心切,想要疾病全消,是為人之常情,我等要理解這是仁。”
這太容易理解了,哪個生病的人不想趕緊好起來呢女醫們互相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和同意。
“我等為醫者,為病人治病,應當盡心盡力,不可疏忽大意,損害他人性命這也是仁。”
韓盈說完,女醫們更是點頭,還有人應道“月女,我們給人治病,可要小心了,哪敢害人性命”
“就是”
現在治病不會,以后可就難說,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扯入后宅陰私,官場爭斗中。
甚至,都不需要等那么久,到了縣城里,分分鐘就會出現病人為了治病心安送紅包,這事兒極其難管,次數一多,就算大多數女醫還能保持本心,可有上一兩個為了訛詐紅包而夸大其詞,不好好施救的害群之馬,整個醫師隊伍的名聲全都給敗壞掉。
那些古醫書里面,廉儉貧三字就沒有斷過
“講了仁,我再講德為何物。”韓盈沒有直接說紅包,她又道
“我等所知甚多,病人卻茫然無知,全賴我等一人掌控,自會不信,故病患為何不能解,我等實力不足之處,要以直言告知,不可隱瞞,他人要我等害人,我等不可去做”
說到德,韓盈便說的有些多了,一口氣數了七八條,眾人也是邊聽邊點頭,這些內容都是她們現在所做的事情,遵守起來也不難。
講了好處,就該講要怎么才能做到這點了。
“汝等與我俱為一體,同榮同損,非一人有德能取信于本縣眾人可解,必要我等全都遵守才可,甚至不可有害群之馬,不然前功盡棄矣。”
這便是名聲了。
女醫們很明白這點,畢竟這在生活中極為常見,哪個人家中有好名聲的老人,或者是被眾人稱贊的孝子,那大家都會認為他,乃至他們一家都是好人,不僅敬仰,做事也會行個方便。
對與她們這些醫者來說,若是能經營出月女所說的仁德名聲,必然會極大地取信于患者,進而減少被患者不信任、貶低的可能。
但這樣一來,像那些庸醫,是得想辦法將她們踢出隊伍,或者說限制她們行醫,免得敗壞名聲。
而除了庸醫,那些貪財的,心思不正之輩,也需要加以甄別,同時定下約束,防止眾人犯錯。
這是讓整個女醫團體乃至自己都受益的事情,沒有人發出異議,反而是踴躍的提出來各種辦法,來約束自己和大家。
諸如定期考核,好剔除掉不適合做醫生的女醫,讓她們轉種藥材,如果沒辦法種,也可以補償給她的孩子,將其招收進來,當個學徒。遵守仁德,嚴禁收取病人的紅包,只取應得的診金和藥費,若是病人想給,可以給到醫屬,做為培育藥材和醫生的資金。定期釣魚執法,看看有沒有人做壞事等等。
韓盈認同了大家的,但也提出了最無法避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