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的是,家庭是女性進入社會最大的阻礙。
步入工業化社會后,大量的學家開始從各個角度分析女人在家庭中為什么處于不利的地位,而現代發達的科技,又將這些觀點傳播的讓普通人也能夠看到,韓盈也是其中之一,最初,她還將組建家庭做為人生的目標之一,所以她很早便開始思考,如何避免家庭成為自己的阻礙
從表象上回答,那自然是不要成為女性,即在家庭模式中減少對家庭的付出,同時爭取事業上的進步等等,但這些話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完全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從社會默認的分工到男人的普遍認知,再到需要由女人承擔的生孩子,每一項都在往她往女性上逼,韓盈清楚的確定,自己很難,甚至可以說,就是做不到突圍。
好在現代正在變化的社會中,不只有她面臨這樣的情況,很多女人都開始嘗試從家庭的桎梏中掙脫,韓盈得以看到了大量的例子,比如結婚后堅持工作的職業女性,不要彩禮要求現代待遇的同事,不娶不嫁的兩頭婚
婚姻剛開始一切都很美好,可無論是堅持工作還是不要彩禮,都會在生育之后將一部分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除了母子之間的情感因素,很大程度上就是父親在推卸責任,而母親不得不承擔這部分的職責的同時,還得對丈夫顧吃顧穿,總之,她們的精力必然會不同程度的消耗在家庭的付出上遠超男人的付出。
這種付出并不只是日常的做飯洗衣,還有隱性的,對職業晉升的消耗,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投入更多精力的競爭者多的是,除非極度優秀,否則機會當然要落到別人頭上。
新式婚姻逐步走向破產,就算是看起來平等的兩頭婚,也在男孩冠姓的爭奪上產生一地雞毛,詭異的是,在這些平等婚姻做不到平等的同時,韓盈突然發現傳統婚嫁的朋友們卻能996開卷,瘋狂進行職場拼殺,原因嘛
不是婆婆負責照顧孩子,就是花錢請保姆。
這樣的情況隱約有些魔幻,除了想表達對喪偶式育兒的問候外,韓盈更一度疑惑于,不是堅持工作,不要彩禮或者兩頭婚這種新的模式,更能讓女人脫離家庭嗎怎么反而是傳統更勝一籌
疑惑很快消失于隔壁產科,韓盈見到了沒有錢的傳統家庭是什么模樣,從小孩成為留守兒童,到妻子迫成為家庭主婦,以及無休止的婆媳戰爭,都讓生活和未來變得極為糟糕。
簡而言之,朋友們一定程度上是用有錢掩蓋了大量的問題,即便是這樣,主動和她們聊天時,對于婆媳關系的吐槽也能夠瞬間把她淹沒,外人看到的只是平靜祥和的一面,她們在生活中的委屈多了去了
韓盈除了在充當朋友情緒垃圾桶的同時,也發現了問題所在。
育兒極其耗費精力,哪怕有幼兒園和學校也不夠,肯定會剩余部分需要在家庭中承擔,在無法改變丈夫,將兩個家庭變成三個家庭,以及做到夫妻共同獨自育兒的情況下,再所謂的新模式婚姻,也會在育兒的困境下,變成公婆主要是婆婆參與撫養,于是沒有心理準備的兒媳,不是和婆婆產生育兒觀念乃至生活主權的爭奪戰,就是只能踹開婆婆,自己咬牙強撐。
而從一開始便傳統的,已經商量好的婚姻,則省略了這部分,直接將孩子大部分時間交給婆婆照看,所以呈現出女人精力充沛,繼續投入職場奮斗的景象,但這并不代表她們在家庭中付出代價,相反,無論是受到的規訓還是要求都會增加,甚至會有明確的條例,比如
一定要生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