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近日得一篇賦文,與過往大不相同,雖有瑕疵,可角度新穎,略有幾分拙樸古意,便帶你們同賞此文,先一觀吧。”
起步沒多少年的太學,雖說有固定的課本,但每個博士想教的內容,并不會按照具體的課程來,講些自己的經驗與感悟,根據學生的提問答疑,發散,都是常有的事情,今日想講一篇文雖和過往不太一樣,卻也在眾學生的理解范圍內,大家攤開紙張,一邊觀看,一邊齊聲應道
“諾。”
應完,自然要先看文章內容,眾太學生垂頭細讀,有學識淺薄,不擅奇詞僻字的太學生,對這種簡單的賦文自然喜歡,但因其描寫的內容非城池宮殿,皇家游獵,而是一群普通百姓,那起來的好感便迅速降了下去,直至通讀完之后,才意識到作者的意圖,隨即拊掌而笑起來。
這樣的頌圣文,送到陛下面前,是有很大可能討其歡心的
而學識淵博的太學生,對這么平白的賦文,著實有些不解優在何處,可從頭往下讀下去,便發覺角度是真的新穎,相較于往常所描寫的宮殿城池與天子狩獵而言,也的確更有情感,只是對于這樣的寫法,各人看法也不同,有覺著好的,已經躍躍欲試,也有覺著不過是嘩眾取寵,諂媚于上而已。
上百個人,看到它有各種態度不足為奇,因師長命他們暢所欲言,讀出聲來的,前后左右討論的極多,只不過,坐在后排的顧木看完這篇沒有署名的頌文,不知道為何,心里有些發涼。
這風格,這寫法,實在是太熟悉了
更讓人驚恐的,是身邊有人突然疑惑地開口
“咦我怎么覺著這賦文寫法有些似曾相識從哪里見過來著”
不,沒有見過
顧木臉色克制不住地蒼白起來。
才剛開始念它,就有人覺得似曾相識,等一會博士開講,逐字解析,是不是會有更多的人意識到或者是這賦文傳到當年欣賞他的博士手中,那
他當年的所作所為,會不會被人猜出來
或者,顧遲會直接說出來此事
可恨啊,他怎么還沒有死
被詛咒的顧遲猛地打了個噴嚏,他下意識緊了緊衣服,摸著新裘袍上柔軟光滑的獸毛,心情越發緊張起來。
明明身體已經好了的,怎么會突然打起了噴嚏可千萬別再感冒,一會兒他可是要和韓尚院相見的,那時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可就太失禮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