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微弱的倒抽冷氣聲音,從聞世弘身后的其他太學生中傳了出來。
西漢的確很不安全,可還沒到朝不保夕的狀態,越往上層走,人的安全度便越高,雖然也會有很大幾率死于政治傾軋,但絕不會如此血腥,尤其是認真養育的乳母,其感情不比生母差,這
怪不得顧遲不敢視人啊
儒家本就講愛人,要對他人有包容之心,再加上顧遲的遭遇,聞世弘那想要指摘的心思,頓時消融的無影無蹤,他神色多了些許憐憫,頗為惋惜的說道
“唉,若非如此,你或許早就能于我等坐而論道,也不必罷了,你今日前來,可是有事”
“是有事。”
顧遲聲音多了些許猶豫,他停頓片刻,方才道“我為粗鄙之人,未曾求學于大賢,如今有幸能求見博士,便想請教文章,只是”
“只是不知這文章優劣,能否送于博士面前,也不知該請哪位博士指點。”
咦咦咦
聞世弘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又有新文章那他可得看看寫的如何了
“這可是巧了,我們幾個不敢說學識淵博,可幫你看看文章卻足夠了,就不知”
“那就多謝幾位學長了”
本就有這份打算的顧遲當即謝了起來,他拿出寫在紙上的文章,遞給聞世弘。
憤鬼既不是策論,也不是賦文,非要歸一個類的話,那便是小說,極短的短篇小說。
小說這種題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比如后世以有個宋國人開頭的故事,也屬于那時編講的小說,只可惜它并不入流,多拿來愉悅精神,遠比不得其它學派重要,所以也沒有被記錄在竹簡上傳播的價值,更多依靠人的口口相傳,而這些人地位又不會太高,很容易
因為戰亂或者其它原因死去,連帶著那些故事也掩埋在歷史當中。
也就是說,聞世弘見到,聽到的小說故事并不多,而顧遲,他在情緒渲染上的功夫,放在小說這種文體上簡直是如虎添翼,尤其是他不知哪里來的靈感,并未讓鬼怪直接殺人,而以一個正常人為主角,去描寫家中的異動,最后被殺時,才解開異動是鬼所為,而這鬼是被他殺的人所化,前來是為復仇。
而看到結尾,前面鋪墊主角的異常也浮現出來,倒吸一口冷氣的聞世弘又害怕,又忍不住回看之前的內容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嘶,竟然是怨鬼復仇”
“鬼復仇又如何害人者本就當殺”
“這文章還真是與眾不同,和之前那篇賦文相差也太大了,有些駭人啊”
站在聞世弘身后,同樣看到這篇小說的太學生小聲交談起來,許是因為顧遲從出現在他們面前時就非主流,再加上這小說又極為有意思的緣故,他們并沒有貶低這篇和學問完全不沾邊的文章,而是饒有興致的討論故事的細節,還有怕鬼之人,邊靠著同伴,邊強撐著看看。
“這文章可真是不同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