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紅紙時,老林頭特地讓大兒子多買了幾張,大妮二妮就嫁在離這邊村不遠的寺后村和蘭塘村,他準備給兩個閨女也送些春聯過去。
農家人能省則省,雖一副對聯花不了多少文,可一整屋貼下來的話,那也得二十多文了。
林遠秋腦海里是有原身記憶的,印象中這兩位姑姑對他們幾個侄子侄女都挺好,特別是大姑姑,上次回來時,還帶了好幾個煮熟的雞蛋,當時原身也分到一個呢。
至于其他像兩個姑父家境如何,姑姑們日子過得怎樣的記憶,林遠秋是一點沒有的。
這也正常,原身就一個小孩童,平時肯定不會去留意這些。
老林頭把已干了墨汁的春聯分別用油紙包成兩卷,兩個閨女家給的一樣多,都是三幅對聯,三幅門聯,另外還有春條跟門葉各十六張,卷在一起可有不少了。
林三柱主動攬下了送春聯的活,拿著油紙傘就興沖沖的出了門。
他已有好幾個月未見著兩個姐姐了,想趁送春聯的機會,正好可以過去瞧瞧她們過得怎樣。
最最重要的是,這春聯可是他家狗子寫的,由他這個當爹的送過去,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林大柱和林二柱都明白三弟的想顯擺心思,便也沒跟他搶活,全由著他去了。
林三柱速度也快,巳時出的門,未時就回了家。
一起帶回來的,有林大妮家拿來的半籃子腌酸菜,還有林二妮婆家給的兩塊豆腐。
吳氏挑出幾顆酸菜讓周氏用蒜頭炒了,晚飯搭著粥吃肯定格外的香。
“娘,明天殺哪只雞啊”林大柱朝鄰桌的吳氏問道。
問清楚了,明日他一早起床后,直接去后院雞窩抓就行了。
一聽這話,幾個小的立馬放下捧著的碗,都“唰”的一下,全朝吳氏看了過去,盼了一年的大雞腿,他們當然上著心。
這些人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林遠秋。
林遠秋也十分盼著吃雞肉的事呢。
話說,自打來到這里后,他別說吃上一口雞肉了,就是雞肉香他都沒聞到過一回,林遠秋覺得,要是再不讓自己嘗上一嘗的話,他肯定要忘記雞肉是啥個滋味了。
看到孫子孫女們滿是期待的目光,吳氏也沒磨嘰,笑道,“咱家那幾只公雞,你就留下個頭最大的那只,其余全殺了吧。”
林大柱一時愣怔,四只公雞留下一只,那不還有三只嗎,居然全都殺了
自己不會聽錯吧
林二柱跟林三柱,還有周氏劉氏和馮氏,也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往年可都只殺一只的,今年老娘婆婆怎么這么舍得了
“殺三只”生怕是自己聽錯了,林大柱想再確認一遍。
“對,殺三只。”吳氏點頭。
這幾只公雞,還是年初老母雞抱窩時孵出來的,公雞又下不了蛋,肯定不會再養著浪費米糠了。
吳氏繼續捧碗喝粥吃饅頭,再夾上一筷子酸菜,別說,大閨女腌的酸菜還真好吃。
聽到明日要殺三只雞后,最沸騰的就數幾個小的了,這不,林遠槐和林遠柏已經迫不及待的數著明日的雞大腿了。
林遠秋也湊了過去,卻聽林遠柏開口問道,“三哥三哥,明日咱家是不是有十二個大雞腿啊”
“對,沒錯,有十二個”林遠槐邊說邊嘴角咧到了耳朵根。
攏共三只雞,哪來的十二條腿,林遠秋忍不住想笑,“三哥四哥,三只雞是六條腿,你倆都數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