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曰,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微妙之處。
這話,王夫子是很認同的,就像當年他們夫子說的,大學猶如建造屋宅的圖紙和建造屋宅步驟,只有先學好了,才能建造出堅固的屋殿。
于是,他把大學遞給了林遠秋,并囑咐慢慢抄即可,千萬別錯漏了字句。
林遠秋躬身接過,而后仔細放入書袋,再謝過夫子后,就轉身匆匆回了家,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讀上一讀了。
也不怪林遠秋會這樣急切,就因為想買新書買不起,家里的三百千他都快翻出包漿來了,這讓他這個曾經有四個大書柜的讀書愛好者,情何以堪。
林遠秋覺得,此時的自己就好比一塊干癟的海綿,十分迫切想吸入新鮮的水份來飽滿一下自己。
見兒子速度飛快進了房,林三柱心中納悶,尿憋不住不是該馬上去茅房嗎所以狗子沖進房里做啥
這樣想著,林三柱也就跟了進去,可等他看到自家兒子已捧著書在翻看時,忙轉身出了屋,順手把房門也給帶上了。
他家狗子在用功看書呢,自己可不能吵著他了。
出了正月,天漸漸暖和了起來,老林頭拿出去年存著的稻種,仔細挑了起來,飽滿的留下,癟殼的挑出來喂雞,馬上就要播種了,這些活計得提早做好才行。
這幾日,村里已陸續有人開始翻地了,寬裕些的人家會拿銀錢出來雇牛犁地,而手頭緊巴一些的,自然是輪起鋤頭自己挖了。
林家就屬于手頭緊巴的這一波,這不,一連幾日,老林頭,林大柱三兄弟,以及林遠楓和林遠松,幾乎都忙碌在了地里。
依著先前,周氏、劉氏還有馮氏肯定也得去地里幫忙的,可眼下,繡活正是最最關鍵的時候,因為這批繡品馬上就要完工了,如今全家人都急盼著收益如何呢,怎么還會讓她們去地里輪鋤頭。
沒看這幾日,都是吳氏領著幾個小的去山上采蘑菇的嗎。
立春過后,后山上的菇類就開始冒出頭來,這些天,除了下雨,小高山村基本每日都有婦人往山上去采蘑菇,算是給家里添道菜。
若是采得多的人家,就可以直接送到鎮上去賣,賣來的銅錢可存著買鹽買油,挺好。
看到每次都是吳氏領著幾個孫兒孫女上的山,隨行的嬸子大媽們就有些奇怪,怎么挖地時沒瞧見周氏她們,這會兒采蘑菇也看不到她們呢
所以吳氏,你家那幾個兒媳整天窩在家里做啥
吳氏支支吾吾,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她自然不會告訴人家,自己三個兒媳此時都在家里忙著趕工做繡活。
可該怎么說呢,要是只一個兒媳在家的話,吳氏還可以說是來了癸水,身子不舒服,就讓她在家歇著了。
可這會兒可是三個,總不能這么湊巧,三個兒媳同時來了癸水一起肚子不舒服吧。
見吳氏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樣,問話的嬸子大娘們就在心里琢磨開了,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才讓本該在地里做活的人在家里歇著。
再看吳氏臉上居然沒有半點擔心,似想到什么的大娘嬸子們,立馬一拍腦袋,曉得了曉得了,她們終于曉得人家三個兒媳為啥都不出門了。
這怕是都有了吧,之所以沒出現,肯定是因為年紀大了,怕胎坐不穩,暫時在家里養著呢。
這下,幾位大娘嬸子興奮極了,自以為發現了了不得的新鮮事,準備等回去后,就跟要好的鄰居好好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