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聽他娘不服氣道,“誰讓她抓大嫂頭發的。”
劉氏一聽這話,忙抬頭接上一句,“就是,她還踢了大嫂一腳呢。”
吳氏氣結,“你倆有沒有腦子,人家可是走東家串西家的媒婆,今日你們三人把她給打了,往后咱們家的孩子還要不要說親了”
一聽這話,周氏更加崩潰,“娘,兒媳實在忍不住啊,嗚嗚嗚,她居然給楓兒說了個啞巴,娘,這不是欺負我的楓兒嗎,嗚嗚嗚我的楓兒好好的一個大小伙,憑什么要讓她這般糟踐,嗚嗚嗚”
吳氏也是老淚縱橫,楓兒可是她的寶貝大孫子啊,該死的張媒婆,算她跑的快,不然自己保證一掃把呼死她。
“別哭”吳氏一抹滿臉的淚,“有啥好哭的,咱家遠楓的好媳婦還在后頭呢”
可話剛說完,吳氏就再也忍不住嗚嗚哭了起來。
看到老娘大哭,林三柱心疼壞了,蹭的一下站起身,“娘,您哭啥,咱這邊又不止她一個媒婆,娘您別哭,兒子明天就找別家媒婆去,沒他張屠夫,咱照樣不用吃帶毛的豬”
聽到這里,林遠秋大概知道了事情的原由,想了想,他去了大房,想去看看大堂哥怎樣了,結果卻沒找到人。
大堂姐在,眼睛紅紅的,看來剛剛也哭過了,見狀,林
遠秋便上前打聽起今天的事情來。
春梅也沒有隱瞞,在她看來,小堂弟早慧,許是能想出好法子也不一定。
于是便一五一十地說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今日張媒婆說的這戶人家,就在離小高山村不遠的連下村,姑娘家比林遠楓大了三歲,今年十八。
張媒婆說,這就叫作女大三抱金磚,好著呢,又說人家姑娘雖不會說話,可家務活樣樣都拿手,非但如此,張媒婆還說,若是親事能成的話,屆時女方保證陪二兩銀子的嫁妝過來。
只是任張媒婆說成一朵花,周氏的頭還是搖成了撥浪鼓,她怎么可能答應,真要這么好的話,那姑娘也不會一直拖到十八了還沒說上人家。
其實周氏很想開口罵上張媒婆一頓,自家好好一個大小伙兒,手腳也俱全,憑啥要給說個啞巴媳婦,這不是欺負人嗎。可想到日后自己還有求于人,周氏只能強壓住內心的憤怒。
哪知周氏沒發飆,張媒婆卻生起氣來,要說她今日之所以會上門,還是收了女方給的一百文辛苦錢,并說事成之后,會再給一百文答謝。
兩百文的謝禮可不算少了,張媒婆自然就上了心。
于是她把自己手頭上,托她保媒的十幾戶男方家,都一一琢磨了個遍,吃不上飯的不考慮,家境好的肯定看不上人家,所以也不考慮。
最后張媒婆發現,只有林家最合適,對女方家來說,林家雖然家境差,可飯還是能吃飽的,再說到時陪嫁二兩銀子過去,閨女的日子過得肯定也不會差。
而以林家的家境,女方有這么多的嫁妝,應該求之不得吧,何況在張媒婆看來,媳婦不會說話怕啥,能生娃不就行了,想來林家肯定不會嫌棄的。
于是自覺十拿九穩的張媒婆,就興沖沖的上門來了。
可她萬萬沒想到,周氏居然不同意。
這林家也太挑了吧
張媒婆心中實在不悅,氣呼呼道,“結親都講究門當戶對,這會兒正有與你們合適的人家,若是看不中的話,日后想要再找與你們家匹配的,怕就難了。”
聽她左一句合適右一句匹配,氣得周氏終于忍不住開口罵了起來。
張媒婆哪受過這種氣啊,加上今日兩百文沒掙到手,心中正不爽呢,當下就朝周氏的頭發一把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