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一旁的馮氏不干了,吵歸吵,你動手干嘛,忙沖上去幫忙了,接著劉氏也上去了
等吳氏從外頭回來時,看到的就是張媒婆披頭散發往外沖的一幕。
而她的三個兒媳也好不到哪里去,不是頭發散了,就是臉被抓了。
吳氏火起,“三打一都打不過,臉皮都丟到八十里地去了”
可轉念,吳氏想起,現在可不是關心打架輸贏的時候,這媒婆哪里是能輕易得罪的,自家還有好幾個孫子孫女呢。
特別是大孫子,可千萬不要被影響到往后的說親。
只是怎么可能不影響呢,那張媒婆和近邊的另兩個媒婆也都是熟識,也不知她是怎么跟人家說的,反正等徹夜未眠的周氏,第二日提著點心去拜托她們幫忙說親時,都被回絕了。
最后,周氏只能失魂落魄的回了家。
才過了兩日,村里便有流言傳了開來,都說林大貴家挑孫媳眼光太高,女方家有二兩銀子的陪嫁都嫌少,真真是掉進錢眼里了,也不看看自家是副什么光景。
這樣一傳,原本想和吳氏說一說親戚家閨女的幾個婦人,這下也歇了心思,人家連二兩銀子的嫁妝都嫌少,她們那窮的都快吃不上飯的親戚,肯定更看不上眼了。
只是她們真沒想到啊,吳氏自家都窮的叮當響呢,挑起孫媳來卻心比天高,難不成還想巴著孫媳的嫁妝養全家
都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出幾天,流言就被傳到周邊幾個村去了。
這下,林遠楓說親的事,顯而易見的困難了起來。
周氏急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嘴里更是生出了不少燎泡。
早知道事情會被變成這樣,那日她說什么都會忍著不發作的。老林頭跟吳氏也沒別的法子,如今怕也只能等流言蜚語過去后,再提大孫子說親的事了。
這一日,背著書袋正準備去學堂的林遠秋,就看到大堂哥挑著滿滿一擔柴回來了。
這會兒辰時還沒到呢,想來今日大堂哥又是天不亮就出了門。
從村里傳出流言開始,原本性格開朗的林遠楓,變得不愛說話了,每日只知一個勁的悶頭活干,這不,一連十多天,都是天不亮就去后山砍柴了。
看到大堂哥清瘦了許多的臉,林遠秋有些心疼,十五歲,這在現代還只是初中生的年紀,在這里卻背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大哥,我想和你說說話。”林遠秋覺得自己有必要說些什么。
見林遠楓放下柴擔看向自己,林遠秋繼續說道,“在我們的心里,大哥你是這世上最好的大哥,我們都舍不得這么好的大哥被那些莫須有的流言所傷。”
林遠楓眼眶漸漸紅了起來,怕被小堂弟瞧見,他忙蹲下身,裝作整理擔子里的木柴,嘴里說道,“狗子還不快些去學堂,小心遲到了夫子打你手心。”
話畢,見身前之人還站著沒動彈,一抬頭,就看到小堂弟正眼巴巴的朝著他看,這是在等著他的答復吧,林遠楓一陣臉紅,“知道了知道了,大哥知道了”
大房屋里,看到這一幕的周氏,眼里布滿了淚。
吃過早飯,吳氏正想和老頭子提一提給家里每人做件夏衫的事,就看到老大夫妻倆過來了,且大兒媳手里還捧著一個木匣子。
沒等吳氏開口詢問何事,就見周氏把木匣子打了開來,里頭裝著半匣子銅板。
“爹,娘,兒媳和相公商量好了,這些銀錢就給狗子念書用,還有,往后繡活的分銀也不用給我們了,全留給狗子念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