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縣試日。
才過亥時,林遠秋就穿好衣服下了床,其實他也沒怎么睡,大考就在眼前,自己怎么可能睡得著呢。哪怕稍微瞇上一會兒,夢到的也全都是書上的章句。
不是至誠之道就是天地之道,亦或者合外內之道也。
這種情況,簡直和高考沖刺時的自己如出一轍,看來雖換了身體,可他還是那個他啊。
縣試辰時開考,等再過半個時辰,就到了進考場時間,想起臨行前王夫子的叮囑,林遠秋又打開考籃仔細查看了起來,毛筆,墨條,硯臺,火廉,蠟燭,水,抹布,還有充饑的點心一包。
今天他們得在考場里待到酉時三刻才能出場,按照規定,期間的早飯和中飯都需考生自行解決,所以,這包點心就是林遠秋兩頓的飯食了。
檢查過沒發現遺漏后,林遠秋又重新把考籃蓋子蓋上,等嚴絲合縫后,又把蓋子輕輕往反方向一推,算是把籃子給鎖上了。
這種樣式的考籃還是王夫子讓大家買的,至于為何要買,王夫子也沒說明原因,不過林遠秋卻能猜出大概來,因為有了這種機關鎖扣,就算提著籃子走在擁擠的人群當中,也不怕會被旁人往籃子里塞了小紙條進來,因為壓根就打不開。
林遠秋正云飛天外,就聽到門“吱呀”一聲開了,然后就看到他爹捧了洗漱的熱水進來。
由于擔心會睡過頭,怕到時錯過考試的時間,是以,昨晚林三柱他們都沒睡覺,十幾個人就坐在一樓的大堂聊天,準備等時間差不多了,再上樓喊孩子們起床。
原本說好每天四個人挨著輪的,這樣也不會大家都沒覺睡,可不知是認床還是因為太興奮的緣故,反正最后十幾個當爹的都聚到了樓下。
此時林三柱的眼皮有些浮腫,一看就是沒睡好覺的樣子,擔心他爹會一直在考棚外等著他出來,林遠秋忍不住開口說道,“爹,待會兒送到考棚后您就快些回來睡覺,可千萬別一直在外頭候著,兒子可得酉時才能出考場呢。”
“曉得的曉得的,爹曉得的,待會兒爹一回到客棧,就保證上床睡覺。”
兒子要去考試了,林三柱覺得自己應該再說些什么,比如說些鼓勵的話啥的,可他一時又想不出來,最后只得把出門前自家老爹叮囑的話又重新叮囑了一遍“狗子,若是考不出來也沒關系,大不了咱們下回再考。”
林遠秋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強求他是肯定不會去強求的,都說古代科舉艱難,可具體怎么一個難法,林遠秋也從未體驗過,反正他也已經想好了,既然這段時間自己已盡最大的努力備考了,到時若真考不出來,那他也沒啥好遺憾的,技不如人的人,也只能甘拜下風,只等下回再努力使勁了。
等父子倆下樓時,大堂里已聚滿了人。
林遠秋看到大堂伯和二堂伯也在其中,同時也看到了林文進,還有林文進的哥哥林文延,以及他的堂哥林文慶。
這次,林家大房三個孫子一起參加縣試的事,已成為族人們茶余飯后的必說話題,特別這回林家二房的小孫子也參加了縣試,這下,就有好些族人打賭,都在猜著誰能考中呢。
不過,到目前為止,猜林家大房能一舉考出兩個童生的人最多,畢竟在族人們看來,林文延和林文慶可是在鎮上的私塾念了四年的學呢。
至于林遠秋,小屁娃兒一個,想考中的話,基本不太可能。
“咚咚咚咚”,一慢三快的打更聲響起,四更了。
再過兩刻鐘就是進場的時間,可以出發了。
這時,就看到有兩個店伙計點了氣死風燈出來,算是給大家引路的意思,不然這黑燈瞎火的,到時可別摔壞了人。
老掌柜打開客棧大門。
讓店伙計提著燈籠走在前頭后,接著眾人便魚貫而出。
林三柱一手提著考籃,一手牽著兒子的小手,父子倆跟著人群,一起往考場而去。
等到了考棚門口,就看到已有好些學子在排隊等著了,衙役們在維護秩序,而送考的,也只能送到這兒了,林三柱把考籃遞給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