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林三柱,一同跟著去府城的,還有周子旭的爹周興,孩子還小,當爹的哪有不跟著的道理。
也是在今日,周興終于看到了兒子嘴里常念叨的室友林遠秋。
而在此之前,對于兒子的這位室友,周興也只是常聞其名,卻從未見過其人。
從去年開始,每次放假回家,周興都會聽到自家兒子說起同住室友的事,說室友怎樣怎樣的好,和自己怎樣怎樣的合得來,就連一樣愛吃魚尾巴的事也說了,并且還說了室友教他寫詩作賦的事。
種種這些,都讓周興非常好奇。
他是知道自家兒子的狗脾氣的,加之先前還時不時會抓些蟈蟈養在宿舍里,這樣的行徑,室友討厭都來不及,哪還會與他好好相處呢。
可這會兒周興看著眼前的人,一身藍青色的小長袍,頭發梳至頭頂,而后用發帶綁成一個高高的發髻,再看他皮膚白皙,倒不像農家人的娃兒。
最讓周興驚訝的,是這個孩子的清亮的眼神,不但透著聰穎,還寫滿了沉穩。
對,就是沉穩。
這下周興總算明白,他家兒子為何從去年開始就變得懂事了許多,不但一改先前養蟈蟈的壞毛病,還時常會去書肆拿了書回來抄。
雖家里不缺這點銀錢,可在周興看來,孩子能養成勤儉的好習性,自然是好的。
都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兒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改變,想來正是遇到了一個好榜樣的緣故。
而這樣的改變,作為家長的他,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再看林遠秋的父親,說話張弛有度,不油滑,果然“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去府城的路程有些遠,等到了江州府時,已快申時末,這會兒府衙那邊肯定已關了門,所以報名的事,只能等到明日了。
一行人就近找了家客棧住下,等放好了行李,林三柱并沒歇著,而是向客棧掌柜打聽了考棚的位置,他準備先把考府試時要住的客房給定下來,省得臨時找不到合適的住處。
周興一聽,忙也說要跟著一起過去看看,還說最好兩家能住在一塊兒,這樣到時能有個照應。
看到自家爹爹和林兄父親一見如故的樣子,周子旭心里自是極為高興的,他覺得,沒什么比兩個好室友的爹爹也相處融洽,更讓人開心的事了。
坐了大半日的馬車,林遠秋只覺屁股和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話說,這時候的馬車輪胎雖做了避震,可那路不是一般的難走,有時遇到坑洼的地方,林遠秋可以肯定,要不是他爹摁著他,馬車一震一蹦時,自己的腦袋說不定都能撞到車廂頂棚上去。
比起先前的縣試報名,這次周子旭可是放松了不少,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就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報名府試的,到時若是沒考好,也無妨。
是以,沒有心里負擔的他,一路過來都是心情極佳的。
比如這會兒,在看到林遠秋又是扭腰又是踢腿時,周子旭捂著肚子大笑之余,也跟著學做了起來。
先前在宿舍時,每天早晨起來,周子旭就會學著林遠秋做些跑跳的動作。
聽林兄說這樣能長個子,也不知他是從哪里得來的道理。
想到自己還坐在第一排的位置,周子旭便毫不猶豫跟著學做了起來,想著若是有作用的話,那他就可以換到后一些的座位,這樣等上課時,自己的一舉一動就不會時刻被叔爺看在眼里了。
林三柱和周興是差不多快吃晚飯的時候才回來的,兩人已尋好了住處,定下的客棧離考棚不遠,大約走上一刻鐘就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