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民們看來,能考上秀才的人一準是帶著福氣的,他們還準備多寫上幾張春條呢,到時往豬圈、雞棚上都貼上一張,明年肯定雞肥豬壯,真是想想都開心。
所以每家只規定寫上六副,怎么夠啊
于是就有腦袋瓜機靈的村人,立馬去找那些已經買了春聯的人家,然后把紅紙一遞,讓他們幫著去秀才家再討幾副春聯來。
一時間,那些已買了對聯的人家成了村民們眼里的香餑餑。
一直忙到臘月二十七,寫春聯的事才告一段落。
林遠楓和林遠松各自甩了甩胳膊,心中暗自松了口氣,一連磨了六天的墨,他們胳膊可不是一般的酸呢。
林遠秋倒沒什么感覺,畢竟寫字的事他基本每天在做,區別只在寫得字大字小而已。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今年過年的饅頭是秦荷花幫著做的,等出鍋時,全是白胖胖個頭,看得吳氏笑瞇了眼,直夸二孫媳婦是個能干的。
年三十的晚飯自然不能馬虎。
這不,才吃過早點,妯娌三人就開始在灶房里忙活起來了,除了周氏幾人,高翠和秦荷花也卷起衣袖在邊上幫忙,兩人幫著擇菜燒火。
堂屋里,也是一副忙碌的景象。
吳氏把面粉揉團搓長,然后切成一個個拇指大小的面劑子。而林大柱和林二柱則在一旁動作飛快的搟著面皮。
說是動作飛快,還真一點都沒夸張,只見兩人一手捏住按扁的劑子,另一只手來回滾動搟面杖,邊搟還邊轉動著面片,很快一張水餃皮就出來了。
只是包餃子的人太多,餃子皮明顯跟不上包餃子的速度。
林大柱抬起胳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爹,等過了年,兒子再做兩根搟面杖出來。”
老林頭點頭,認同了大兒子的想法。
往后家里人口會越來越多,兩根搟面杖肯定不夠使。
東屋炕上,被穿成大紅包的小清兒歡快踢著腿。而逗著她玩的正是春燕春草這兩個最小的姑姑,這會兒兩個小姑娘的任務是負責照看小娃兒。
“姐,咱們今日要給清兒包壓歲錢嗎”
春草摸了摸小侄女肉嘟嘟的小臉,朝一旁的春燕問道。
“肯定要啊,咱倆可是小姑姑呢。”
“嗯,那咱們待會兒就問奶拿紅紙去”
春草有些興奮,以前都是爺奶爹娘給她包的紅包,沒想到今日自己也可以當一回大人了。
春草準備待會兒就包六文錢到紅包里。她的錢罐里可有不少的銅錢呢,都是平日里哥哥給的零花。
吃過年夜飯,接下來便是守歲了。跟以往一樣,一家人全都聚到了老林頭和吳氏那里,二十口人可不算少,若不是幾個小的都坐到了炕上,怕是轉個身都不太方便。
“爹,等過了年,咱們不如把這老屋拆了重蓋吧。”
林三柱心里早有這個想法了,總不好幾個小輩都住著青磚大瓦房,家里老人還住土胚房吧。
林大柱跟林二柱也是這樣想的,前幾日下大雪的時候,他們三兄弟,還有遠楓跟遠松,半夜都起來掃了好多回雪,生怕大雪把幾間老房子給壓塌了。
“好好好,等開春了之后,咱們就蓋新房”
老林頭聲音洪亮,他是從沒想過,自己還有把這幾間老房子拆了重蓋的一天。
這日子果真越過越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