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抱出錢匣子,里面是她昨晚就準備好的銀錢。
按照原先說好的份額,先是三個兒子,每房給一兩,然后是遠楓跟遠松,兩對小夫妻各五百文。
銀錢自然全都遞到了兒媳孫媳的手上,用吳氏的話說,哪有男人管銀錢的道理。
拿著一大串銅錢,秦荷花有些愣怔,弄不明白怎么會有這么多銀錢發。
見狀,林遠松笑著解釋,“這是公中分給每房的零花,一年給上一回。”
聽明白后,秦荷花捧著銀錢的手微微有些發抖,這是給激動的,因為她總有一種掉進了福窩里的感覺。
一旁的林遠柏,在看到大嫂和二嫂手里的銅錢串子后,實在沒忍住,“娘,過了年我都十一歲了,也該娶媳婦了吧”
正在剝著花生的林遠秋,聽到這話,忍不住噗嗤一聲,一顆花生肉噴得老遠。
過了上元節,學子們陸續回到了學堂里。
林遠秋也一樣,雖暫時沒有鄉試的想法,可該學的知識還是不能落下的。自院試之后,除了四書五經,林遠秋的學習重點大多放在了策論上。從鄉試歷年真題卷中,林遠秋發現,策論才是重點。
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若考中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
而策論大多和當前時政,以及治理獻策有關,可謂與為官為政有直接的聯系。
所以想考好鄉試,必得會制一手好策。
春梅的婚期就在三月。
送嫁妝的那日,整個小高山村幾乎炸開了鍋。
誰來告訴他們,這六畝嫁妝田咋回事啊哪有嫁孫女這么個嫁法的,這林大貴和吳氏莫非都老糊涂了吧。
還有,他們家那個春秀今年多大了有沒有到了說親的年紀啊
“哎呦,我得趕快替娘家侄子打聽打聽。”
一瘦臉婦人心情激動,這可是六畝水田啊。
有腦袋瓜靈清一些的婦人忍不住潑冷水,“我說林田家的,你還是省省這個力氣吧,也不想想,既然大貴這么舍得給孫女陪嫁,你覺得他會把孫女嫁到你娘家那個窮山溝吃苦去”
眾人搖頭,當然不可能,不說舍不舍得,就憑林遠秋秀才的身份,也不可能把姐姐往差里嫁,沒看春梅的夫家是鎮上的富戶嗎。
此時此刻,村民們才真正認識到了與林大貴家的差距。
送大姐出嫁后,林遠秋又回歸到了學習上。
雖因著如今的秀才身份,周夫子對他要寬松了許多,可林遠秋有自己的自覺,在仕途上他也只邁了一小步呢,遠沒到松懈的時候。
至于賣畫的事,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幾乎每次旬假結束后,林遠秋都會拿著新的畫作或定制的菩薩畫像,去一趟胡掌柜的書畫鋪子。
現下“桃源山人”的畫作,在橫溪鎮乃至整個周善縣都已有名氣,特別是菩薩畫像,用求過于供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買的人多了,掙到的銀錢也就多了,如今林遠秋的論語書冊里,已有不下二十張的銀票夾著了。
忙碌中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過去了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