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遠秋的想法則是,自己先過去看看,若此人跟胡掌柜一樣抱誠守真的話,那么自己就把畫賣到他鋪子。若是個市儈的,那自己還是換成別家好了。
好在小胡掌柜并沒讓自己失望,如今林遠秋已去他的鋪子賣過十幾次畫了。
至于菩薩畫像,還是胡掌柜那邊的生意居多。每次有人下了單,等湊夠一定的數量后,胡掌柜就會讓店伙計,把訂單的筆墨紙硯送到府城三弟的鋪子里來,然后等林遠秋去鋪子時,正好可以把單子接了下來。
這樣的做法,雖麻煩了許多,可胡掌柜沒有一丁點嫌煩的意思。笑話,有銀子掙的事還嫌麻煩,腦袋瓜莫非被驢踢了吧。
對林遠秋來說也是,有銀錢掙,哪怕再小張的畫紙,他都能耐心的給它畫出精致的圖案來。
想到掙銀子,林遠秋停下畫筆,而后去里間,把那本論語書從箱子里拿了出來,這里面可夾了不少的銀票呢。
林遠秋把書翻開,一張張數了起來,五兩,五兩,十兩,二兩等翻到又一張十兩面額的銀票時,林遠秋停了下來。這張銀錢可不是自己賣畫掙來的,而是在離家之前,爺奶特地給他的。
說是讓他好好收著,有啥想吃的,要用的,都自己去買。
林遠秋沒有拒絕,雖自己已有近兩百多兩的銀錢存著了,可跟他收不收這錢沒有沖突。
在林遠秋看來,有些原則性的問題必須遵守,不能因為自己袋里有銀錢了,就推掉本該屬于自己的部分,這樣等時間長了,漸漸就會讓家里人形成理所當然的認知。
所以這銀錢他一定得收,哪怕收下來之后,再用這些銀錢給家里人買禮物,那也能讓大家感知到他的好。
并不是他林遠秋太虛偽,而是有些事情必須得這樣做,不然以后肯定會后悔。
這讓林遠秋想起前世有些父母,每次家里一有好吃的,他們想到的都是留給自己孩子吃,哪怕孩子已把好吃的遞到他們嘴邊,他們都會搖頭舍不得吃上一口,嘴里還一個勁的說著“寶貝你吃”。這樣一次兩次,孩子還會覺得這是爸媽疼愛自己。可次數多了,最后孩子也就懶得再往爹娘嘴邊遞了。久而久之,在孩子的心里,家里好吃的東西就成了本該是他一個人吃的了。
這就是習慣成自然的后果,好好一個孝順的孩子,就這樣被爸媽給耽擱了。
聰明的父母,就該在孩子給孝敬的時候接著、存著,等以后孩子要用錢的時候,再拿出來給他們豈不更好。
這一畫就畫到了酉時,等林遠秋收了筆,把一張張花樣整理好,而后再去飯堂吃晚飯時,太陽已經在天邊掛著了。
差不多隔上兩個來月,爹跟大伯他們就會過來府城一趟,除了購買繡布和絲線,就是過來看他了。
到時自己再讓他們把畫好的花樣都帶回去。
到了飯堂,看到已有好多學子在吃著了,林遠秋鼻子動了動,怎么聞著好像有紅燒魚的香味啊,難道今晚有魚吃
再看學子們面前的碗里,果真有芳香四溢的魚肉來著。咽了咽口水的林遠秋,忍不住加快了腳步。
六月的時候,林三柱和林大柱就過來了一趟,當時林遠秋把自己要參加秋闈的事跟他們說了。是以等這次再過來府城時,兩人把報名所需的戶籍帶了過來。
鄉試的報名地點就在府衙,從府學這邊過去差不多半盞茶功夫就能到了。也算是相當便利了。
三年時間,林遠秋長高了不少,這會兒與林三柱站在一起,已差不多到他耳朵尖的位置了。只不過身上沒什么肉,整個人看著就跟一根竹桿似的。
這讓每次過來看望兒子的林三柱心疼不已,只以為兒子在這邊肯定沒怎么吃好。
林遠秋搖頭,他可是知道自己的,每日能吃又能睡,身體好著呢。之所以不長肉,那是因為還沒到長肉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