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書吏的辦事效率高,林遠秋和幾個結伴而去的府學同窗,很快拿到了自己的浮票。因著林遠秋變化較大,所以在開具浮票前,又重新給他畫了畫像。原先的圓臉畫瘦了不少,再看浮票上的樣貌描述體型瘦長,面白無須,瓜子臉。
看到最后三個字時,林遠秋有些不淡定了,啥叫瓜子臉,自己明明是瘦臉好不好,這么一說,弄的他好像是個小姑娘似的。
兒子要去考試,林三柱肯定要陪著。鄉試時間定在八月初九,到時這邊得提早出發去郡城。
如今已是七月中旬,林三柱準備回去后再過十日就過來,這樣他跟狗子就可以早點去郡城,免得找不到離貢院近一些的客棧。
陪兒子考過好幾次試的他,自然知道一個好住處的重要性。
送走爹和大伯,林遠秋又回到了復習當中。這段時日,不但準備鄉試的學生們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就是幾個教諭也繁忙了好多。
這不,原本下午半日,早該回家的他們,此刻都還待在學齋里,為的就是便于隨時為學生們解惑。
林遠秋拿著做好的經義和策論也去找過幾回,黃教諭的點評是經義題做得很不錯,審題非常正確。
至于策論,黃教諭給出四個字文筆平實。
言下之意,若碰到喜好質樸文風的主考,那么絕對不錯,可要是喜歡辭藻華麗的,那此文就需多加修飾或雕琢了。
由此可見,在舉試之前,打聽主考官的文風喜好,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了。
此時,林遠秋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中庸”兩個字,心想著,自己若是用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手法來寫策論,也不知會有什么效果。
不過這也只是林遠秋的一時之想而已。
科舉寫文,最忌的就是沒考出自己風格的中庸文。這與儒家推崇待人接物中的中庸之道可不相同。
所以,林遠秋覺得,自己還得多去拜讀歷年鄉試真題卷中的好文章才行。
七月下旬的時候,周子旭過來報名院試,一同前來的還有他爹周興。
等報好了名,父子倆準備回去前,特地來了府學一趟。
聽到張伯告知有人找時,林遠秋心中有些納悶,自己在府城舉目無親,也不知來找他的會是誰。
可等他走到門口后,很快就看到了身著月白色長衫的周子旭。
而對面之人,在看到他之后,不可置信的走上前,“林兄,你怎么突然長高了這般多啊”
這滿是委屈的語氣,讓林遠秋忍不住想笑,這是質問自己為何偷偷就長這么高,一點都沒等他的意思吧。
哈哈,一年多未見,周兄還是自己熟悉的那個周兄啊。
林遠秋一把攬過好友的肩膀,笑道,“我知道府城有家酒樓的紅燒魚做得特別好吃,現下正是飯點,不如這就帶周叔跟你一起過去嘗嘗,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