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中時間總是過得飛快,轉眼間已經過去兩年。而兩年的時間里,林遠秋也從舞勺之年,到了如今的舞象之歲。
十六歲,這在現代也就是初中生的歲數,可在這邊卻是已到了能說親的年紀。
特別在林遠柏的親事也定下來后,家里人的目光就開始聚集到了林遠秋身上。
至于林遠槐,已在年前成了親,娶的是王夫子的孫女。
這門親事當初還是王師母親自與吳氏提的。
這幾年因著林遠秋,王夫子夫婦與林家人一直都有接觸,兩人自然對林家有了不少的了解。特別是他們家兄弟和睦、妯娌融洽的氣氛,讓他倆很是喜歡。
還有,那遠秋一看就是個有出息的,往后林家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想到大孫女剛及笄的歲數,夫妻倆便生出了與林家結親的想法。
能與王夫子結為親家,林大柱和周氏自是一百個樂意,就這樣,林遠槐和王香云的親事很快就定了下來,并于去年年底兩人成了婚。
除了林遠槐,春秀也是去年嫁的人。
那日,一抬抬綁著大紅喜綢的嫁妝擔子抬出門時,整個小高山村可是炸開了鍋。
原本大家以為春梅的嫁妝已是夠體面的了,卻沒想到春秀還要多上一些,除了同樣有六畝陪嫁水田和綢緞布匹四季衣裳外,另還有十兩銀子的壓箱銀來著。
其實這也是林二柱和劉氏心疼閨女,這不,夫妻倆把這幾年攢下的銀子全都給女兒做了壓箱。再加上春秀自己存下的體己,以及春梅和兩個嫂子給的添妝,可不就有十兩銀子了嘛。
看著八抬壓的實實的嫁妝,村民們心中感嘆,這林大貴還真舍得貼補孫女啊。
還有,那最前頭的嫁妝擔子上居然還有一大疊的書放著,這怎么看怎么都像書香門第家的小姐出嫁時的樣子呢。
和大姐春梅出嫁時一樣,林遠秋也送了一套自己抄的書給二姐。
也正因為有了這套陪嫁,讓當日看曬嫁妝的沈家一眾親戚們,對新娘子高看了不少。
林遠柏的定親對象是劉氏的外甥女,也就是林遠柏的親表妹來著。
去年六月的時候,劉氏回了一趟娘家,當時因為秦荷花正懷著昊兒,林遠松走不開身,所以是林遠柏陪著爹娘去的崚州。
等三人回來時,劉氏就和公婆說了想讓外甥女當二兒媳的事。看到四孫子滿臉通紅的模樣,可見也是喜歡的,是以,老林頭和吳氏便應下了這門親事。
等林遠秋收到家里來信,知道這件事時,兩家已過了納征禮。
于是他什么話也沒說,畢竟親事已走到這一步,如果自己在跳出來說什么近親不能結婚的話,也為時過晚了。
何況自己的話,也不見得大家會相信,因為像這種表哥表妹結為夫妻的事,村里就有十幾對,也沒見人家孩子有啥不正常的地方。
所以他還是別提了吧。
至于自己的親事,說實話,林遠秋還真沒想過,如今他的心思還都在舉試上呢,哪有時間去考慮這些。
何況這里又不是前世那種可以自由戀愛的時代。
在這邊,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夫妻,在媒人牽線搭橋之前,誰都不認識誰。
所以林遠秋可以確定,自己的婚姻絕對也和堂哥他們一樣,走的肯定是先結婚再談感情的路子。
不過林遠秋也有自己的最基本要求,那就是自己的另一半,一定得要合自己的眼緣才行。
不然兩個看著就說不到一塊兒的人,談何以后培養感情啊。
至于女方家的門第,林遠秋還真沒去多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