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遇也知道現下不是提這件事的時候,畢竟轉眼就是殿試了,可不能多分心其他,遂擺手道,“老夫今日提這事,只為讓你心中有個數,旁的,還是等考了殿試之后再說吧。”
離開秦府后,林遠秋就直接回了南鑼鼓巷。
接下來的幾天,林遠秋不準備再出門了。過不了多久就要參加殿試,自己可得抓緊了些。
等回到家,林遠秋看到他爹和平安正抬著一張月牙桌往廂房里去,然后就見他爹指揮著平安,兩人把桌子擺到了臥房靠窗的位置。
想到那里正是埋著陶罐的地方,林遠秋就忍不住想笑,他爹這是還記著兩萬六千兩銀票,想給它再加層保險呢。
為防止在殿試中出現禮儀上的失誤,在離殿試開考還有兩日的時候,禮部官員特地把此次會試中榜的二百八十二名貢士,安排在集英殿,來教他們面圣的禮儀。
集英殿正是考殿試的地方,之所以會安排在這里學禮儀,林遠秋覺得應該就跟前世的實地彩排差不多吧。
這樣有了實地的經驗,屆時貢士們不論是在站位,還是在流程上,都不易出錯。
林遠秋學得特別認真,圣駕面前可容不得有一丁點的錯失,別到時因為禮儀沒做好,而被轟了出去,那么自己就辜負這十幾年的辛勞苦讀了。
同樣認真的,還有其他近三百名的貢士,眾人心里也和林遠秋一樣的想法,那就是千萬不能出錯,不然就功虧一簣了。
平生第一次來到皇宮內,大家心中的澎湃,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熱烈,也頭一次真正體會到了魚躍龍門的一步之遙。
三月二十八,殿試日。
才卯時,林遠秋和林三柱就從南鑼鼓巷出發了。
因著今日不用帶考籃以及其他任何東西,父子倆走起路來倒是格外的輕快。
想到待會兒自家兒子還要進到皇宮里去,林三柱只覺心里的自豪快滿溢了出來。
林遠秋今日穿著一身青色圓領長袍,衣擺和寬袖,以及衣領處,都用黑色緞帶滾了邊,腰間是同色的緞布腰帶,腳上則穿了一雙黑色的朝靴,這身裝扮是禮部給貢士們準備的貢士服,特地在殿試時穿的。
南鑼鼓巷離皇宮約摸半個時辰的路,等父子倆到達宮門外時,已經有不少貢士在排隊等候著了。
林三柱還是頭一次離皇宮這么近,等看到宮門口守著的一眾侍衛時,心里不免有些緊張了起來。
見狀,林遠秋并沒急著排上隊伍,而是先把林三柱領到了一旁的馬場,這邊是專供官員停放車馬的地方,不過今日這里卻是多了好些送考殿試的人。
林遠秋指著一排檐廊對林三柱說道,“爹,您就在這兒坐著,等兒子出來后,咱們再一同回去。”
林三柱點頭,看到這邊都是與自己一樣送考的人,他便沒了拘謹,很快與人閑聊了起來。
近三百人的隊伍,加之又是同樣的衣著,遠遠望去,倒十分的壯觀。
貢士們都安安靜靜的等在那里,期間沒人發出聲響,更沒有交頭接耳的說話聲。
前日他們學的規矩里,就有禁止喧嘩這一條,這可是最基本的禮儀。
辰時一到,眾貢士開始陸續進入皇宮。
等快到集英殿時,眾人便停下腳步,由禮部官員點名,很快按照會試的中榜名次重新排成隊,隨后整齊有序地進了集英殿。
林遠秋是會試頭名,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而緊跟在他身后的,正是排名第二的丁德進。
看著身前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的頭名會元,丁德進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考中會元不一定就是狀元,此刻還未到真正見分曉的時候呢。
眾人目不斜視,很快都聚集到了集英殿,待站定后,就聽有鼓樂聲響起,隨后是宦官的喊唱聲,雖人聲夾雜著鼓聲,使得眾貢士都沒聽清宦官唱的是啥,不過大家都知道,這是圣上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