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館選之前,新科進士們還有一場重要的宴席,那就是景康帝恩賜的瓊林宴。
按照慣例,屆時皇帝會派了身份尊貴的親王替自己主持瓊林宴。而出席此宴的,除了這次的二百八十二位新科進士,還有會試的主考官,同考官,以及外簾官。
至于其他朝中大臣,主要以禮部為主,以及各部三品以上的官員。
對于能夠出席瓊林宴,無論是各部官員還是新科進士們,都是十分榮耀的事。
而林遠秋,也是在此次宴席上,感知到了無家世之人融入官場的不易。
都說科舉只不過是步入仕途的敲門磚,至于進去之后,誰還會管這塊敲門磚是何種胚泥燒制而成的呢。
就像此刻坐著冷板凳的他,雖狀元的名頭聽著好聽,旁人也知道你的學識定是優秀的。
可在官場上,講的是“為官之道”,而為官之道可不包括四書五經中的知乎者也,有的只是背景、人脈和錢銀。
而這些,恰恰是出生農家的林遠秋,所不具備的。
所以跟著老師與熟識打過招呼后,回到座位上的林遠秋,除了偶爾和同年說話聊天,就基本沒再起身與人交際了。
確切的說,應該是自己的寒暄被旁人以為是巴結后,林遠秋就沒再自討沒趣了。
在林遠秋看來,與其去熱臉貼冷屁股,他還不如好好享受一番今晚的美食,畢竟像這樣的盛宴,往后可不一定能再吃到。
自己本就不是能諂媚討好人的性子,像這種明知被人瞧不上,還要笑臉去巴著人家的事,打死林遠秋都做不出來。
所以,他還是不要自我為難了吧。
反正林遠秋早已經想好了,一直以來,他的理想就是科舉入仕,爭取讓自己和家人過上不用時時服役、繳賦的生活。
如今這一理想已經實現,那么接下來,自己只要好好把本職做好,安安順順過日子就成。
至于高官厚祿啥的,林遠秋有自知之明,他就一個沒背景、沒人脈的農家子,這些東西與自己有緣的可能性不大。
而若是為了升官發財扯下面皮四處鉆營,這樣的日子過著也沒多大的意思。
所以想清楚一切的林遠秋,此時捧著碗筷吃的沒有一點壓力。
不得不說,圣上恩賜的席宴就是不一樣,今日桌席上有好些菜,不說林遠秋從未吃過,就是聽都沒聽到過。
什么紅袍添喜慶青蝶飄海啦,什么月中丹桂雙味鴨卷啦,還有金絲酥雀和奶汁角,林遠秋都是頭一回聽到。
不愧是御廚的手藝,林遠秋覺得,哪怕民間最知名的酒樓,怕也做不出如此齒頰留香的味道吧。
當聽到“燕草如碧絲”的菜名時,林遠秋忍不住有些好奇,這可是春燕和春草名字的由來,他想看看這是道啥菜。
結果入眼卻是一盤綠絲,切的細細的那種,待夾起吃進嘴里嚼了嚼,林遠秋恍然,原來竟是萵筍絲。
許是煨了高湯的緣故,吃著倒是味美鮮香,非常不錯。
看到自己的弟子手執牙箸,不時品嘗著桌上的佳肴,對同年們與各官間的交流無動于衷時,秦遇就忍不住好笑,都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這話還真是一點都沒錯。
自己這個學生雖不是自己生的,可在脾性上,倒是與他像了個十成十。
都是個不愿巴結人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