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自己可是問過小孫子了,就剛剛他們吃的這頓席面,得要十六兩銀子呢。
這么多銀子,要是自己買菜煮的話,最起碼能吃上十天半個月。
不過吳氏也知道,今日也是太過臨時,才會去酒樓叫菜,往后盡量自家做著吃。
老娘的這番話,林三柱自然不認同,“娘,這哪能一樣啊,先前遠秋還念書,如今可不同,要是讓旁人知曉林狀元的爺奶做著一大家子的飯,說不定會被御史告到圣上那兒去,說咱遠秋不孝呢。”
吳氏一聽不干了,“是娘自己樂意做的飯,關遠秋啥事啊”
“娘,旁人哪里知曉是不是您自己樂意的,咱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兒子覺著還是注意一些的好。”
老林頭認為三兒子說得道有理,遂對吳氏道,“咱們還是聽老三的吧。”
事情定下來后,林三柱便掰著手指數起家里要添的奴仆人數來,“平時咱們家里沒啥客人,門房由老張頭一人就夠了,灶間三個人是肯定要的,這樣的話得再添上兩個,還有,每個院子得安排一個專門打掃和洗衣裳的小丫鬟,所以”
沒等林三柱“所以”出來,馮氏忙開口道,“夫君,這些活兒還是我自己來吧,反正先前都已經做慣了的,也費不了多少時候。”
“對對對,就這么點活兒,也花不了多少時候,三弟,大嫂也一樣,打掃和洗衣裳大嫂自己就會做,人暫時就不用添了。現下咱們才來京城,要用銀子的地方多著呢,還是等以后在說吧。”
周氏的話剛落音,劉氏也適時接上,妯娌三人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一樣,劉氏也說了這些活兒她自己來做,還是不要給添人了云云。
兒媳婦這么懂事,作為婆婆的吳氏自然滿是欣慰,真不枉自己一直有教她們勤儉持家。
相比起周氏劉氏和馮氏的干脆,高翠和秦荷花幾個就有些猶豫,她們孩子都還小,玩耍起來也不講究,常常一天要換兩身衣裳,這時候要是有人幫著搭把手的話,自己肯定要輕松了許多。
只是婆婆一直朝自己眨眼睛是怎么一回事啊
高翠和王云香,還有秦荷花和丁菊,此時看到自己婆婆又是眨眼又是搖頭的,一時有些發懵。
不過想到自己嫁過來之后,婆婆可從沒虧待過自己,所以聽婆婆的準沒錯。
于是,高翠和秦荷花,還有王云香丁菊,四個人也都相繼表了態,那就是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院子自己打掃,那丫鬟什么的,就暫時不要了吧。
吳氏聽得樂滋滋,心道果然只要上梁正正的,下梁怎樣都歪不了。
而在場最納悶的,恐怕也只有林大柱兄弟三個,以及林遠楓和林遠松他們了。
幾個人可都清楚記得,每當繡活忙的時候,自家媳婦可是一直在說洗衣裳耽擱趕繡活的時間呢。
好些時候他們自己的衣衫都是自己洗的,所以這會兒,明明可以有人搭把手了,怎么就不要了呢
林遠秋倒是猜到了娘和伯娘她們的想法,心下已有了計較。
商量好了事,接下來一家人又忙碌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