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約摸半個時辰后,姜公公就出來招他覲見了。
林遠秋低著頭,提腳緊隨姜公公身后。
御書房的地面用金磚鋪墁,磨磚對縫處涂以桐油,看著整潔又大氣。其實此金磚并非真正用黃金打造成,而是因著該地磚工藝繁瑣,造價昂貴,每一塊的造價于真正的金磚相差無二,才會被稱為“金磚”的。
林遠秋邊走邊數著數,待直行走過十六塊金磚,然后再右轉踩到第六塊金磚時,當即跪下行禮,“微臣叩見圣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正前方,景康帝慣有的渾厚聲響起,“起來吧。”
聽著中氣十足,看來真如太醫說的,圣上無礙。
“謝圣上”林遠秋起身,依舊未抬頭,哪怕偷瞄一下都沒有。
很快,姜公公從景康帝手上接過今日要進講的經史內容,林遠秋躬身接過,只見紙箋上只寫了“遠猶”二字。
林遠秋當即明白,圣上今日是想聽有關深謀遠慮一類的經史,至于具體內容,只能他這個進講的人自己想了。
可是,說些什么好呢,林遠秋飛快整理著自己的所學,好從中挑出可說的內容來。
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自己面對的是當今圣上,若所說內容離題萬里,或者枯燥無味的話,那么說不得會被罰到門外跪著去。
好在他這個狀元并非平白得來,再加上前世的學識積累,很快讓林遠秋想到了今日要說的內容,不如自己就說幾則宋神宗的軼事吧。
說實話,好些時候林遠秋覺得自己與說書人無異,唯二的區別在于他的聽眾只有圣上一人,且還少了一把折扇在手。
對了,還有開場白,每次進講經史前,林遠秋都得先把自己要說的內容意義給總結出來。
組織了用詞后,林遠秋吐字清晰,朗聲道,“謀之不遠,是用大簡,人我迭居,吉兇環轉,老成借籌,寧深毋淺,何為遠猶,今日微臣就與圣上說幾則軼事吧。”
說著,林遠秋便一則則細說了起來。
先是宋神宗在熙寧年間的軼事,說的是皇家作坊的官吏覺得作坊通道太過狹窄彎曲,實在不便于平日的生產,是以奏請神宗,想把巷子做的開闊一些。起先神宗覺得有理,可后來仔細一想,覺得這作坊通道是按著當年太\祖的要求而建造的,之所以會如此設計想必有太\祖的深遠考慮,所以神宗并沒同意改動。果然,沒過多久,皇家兵器坊的工匠們突然拿起兵器想要造反,可是作坊門道狹窄又彎曲,一時難以成勢,而這邊,只需一個守門老兵把門關上就能抵御他們了,最后工匠們造反失敗,全都被捕獲了。
顯然,這樣的軼事,圣上非常感興趣,等林遠秋把幾則內容都說完后,景康帝還有些意猶未盡。
待出了御書房,林遠秋忍不住掐了掐自己的后脖頸,好酸啊。
而景康帝,總覺得今日哪里不太對勁。
不多會兒,侍候在側的吳公公就聽圣上問道,“今日林修撰可有抬過頭”
抬頭
吳公公仔細回想了一遍,隨后搖頭道,“稟圣上,未曾。”
景康帝又看向立于下首的姜公公,姜公公也搖頭道,“稟圣上,奴才并未看到林修撰有抬過頭。”
果然不是自己看錯了眼,呆愣片刻后的景康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林修撰的腦袋瓜子也不知是咋長的。
景康帝不禁想起,今日汪閣老他們過來覲見時的模樣,一個個逮到了機會,就會往他這邊瞟上一眼。而林修撰倒好,居然連頭都沒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