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像林修撰說的,此方法可免于流亡。
要知道,每有災荒生起,最讓景康帝頭痛的就是聚集成勢的流民了,不但影響了社會的安定,也威脅著朝堂,若管控不好的話,顛覆政權也是極有可能的。
這下,算是從根本上把難題解決了。
想到這里,景康帝忍不住點頭稱贊,“此主意極佳”
景康帝已拿定主意,若通融借糧,那么災民們只需歸還借糧的七成就行了,剩下的三成,算作朝廷給災民們的救濟吧。
三皇子也與景康帝同樣的想法,畢竟這也算是帶了賑災性質的借糧,朝廷總不好一毛都不拔吧。
何況若是讓災民們全數歸還,那么來年的日子,肯定好過不到哪里去。
想到方才自己的不以為意,三皇子忍不住朝林修撰看去,溫文爾雅、風華正茂,雖年紀輕輕,可給出的主意卻是老成,直接解決了賑災的好多難題。
果然,父皇的眼光從來都不會有錯的時候。
臣子表現優秀,當皇帝的自然要以資鼓勵了。
聽到圣上讓吳公公去庫房拿套文房時,林遠秋忍不住在心里嘀咕,皇上怕是準備了不少文房在倉庫里吧,這不,自己已得了第二套了。
而那第一套,還在家里的香案上供著呢。
林遠秋磕頭謝賞,待起身準備退出御書房時,卻聽圣上問道,“昨日吏部送了外放請折過來,朕瞧見上頭也有林修撰之名,不知林修撰因何有此想法”
因何,當然是想避開你家兒子搶寶座的危險時期啊。
林遠秋躬身,“回稟圣上,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微臣以為,當官也應如此,多到民間,多走近地方百姓,才更能問需于民。”
景康帝聽后,不禁點了點頭,臉上的笑是林遠秋從未見到過的慈和。
而正容亢色的三皇子,此時也嘴角微微上揚。
待莊子里的紅柿子掛滿枝頭時,王文昌的信終于到了。
至于為何要用“終于”兩個字,那是因為林家所有人都盼著他的喜訊呢。
等見到信封上,“舅兄親啟”四個字如行云流水一般,林遠秋心中便有了好的預感。
待拆開一看,果然,此次鄉試,王文昌已得中了桂榜,位列第三十二名。
知道小女婿中了舉,林三柱和馮氏自是欣喜萬分,這下,他們家春草也是舉人娘子了。
而吳氏,忍不住朝三兒子看了又看,老三小時候皮,長大了懶,本以為這糟心玩意將來肯定難過上順心順意的日子,卻沒想到,如今三娃是最好命的。
可不就是好命嘛,狀元的爹,兩個舉人女婿的岳父。吳氏翻著腦袋瓜仔細回想,自己生老三的那日,天上怕是有祥云飄著吧
見老娘一直盯著自己瞧,忙著削柿子皮的林三柱實在沒忍住,“娘,兒子才吃了一塊,您不會這么小氣吧。”
如今家里又不是指著柿餅賣銀子的時候,他吃上幾個總不至于挨揍吧。
吳氏正準備朝糟心玩意翻上一個白眼,結果就瞧見自家的小孫孫們,一人一個柿餅在手,又開始往嘴里塞了。
哎呦,吳氏忙起身趕緊去攔,才一個下肚呢,這會兒又吃,可別把肚子給撐壞了。
今年是柿子樹的盛果期,為了把滿山的柿果順利做成柿餅,早在果子轉紅時,林家人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