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在小高山村還有京城一樣,正房的西間門,依舊被林家人當作說話和商量事情的地方。
這個時間門點,林大柱和林二柱,還有林三柱,以及林遠楓和林遠松幾人都在。
看到遠秋過來,以及平安手上捧著的筆墨紙硯,大家都心中好奇,不明白遠秋這是準備做啥。
從平安手上接過筆墨和紙,林遠秋吩咐,“去西院把岳父和兩位舅爺請過來。”
平安應聲,轉身就往西面的四合院小跑了過去。
搬進衙署后院,林遠秋就把宅子做了分配。
其中岳父和兩位舅子,還有秦夫子,林遠秋把人都安置在了西面的四合院里。
四合院里有坐北朝南的正房三間門,還有東西四間門廂房,鐘榮和兩個兒子住到了正房里。而秦夫子,則住在東廂。
至于西廂房的四間門,林遠秋直接把它們改成了學堂,往后家里孩子們念書,就在那邊了。
這樣也方便了秦夫子的教學。
除此之外,林遠秋還把曹媽的孫子撥給了秦夫子,曹媽孫子今年十一歲,讓他幫著秦夫子做些傳話和跑腿的活計。
因著這事,曹媽特地去馮氏面前磕了頭,自家孫子跟著夫子,少不得也能跟著識些字,這對他們當下人的來說,可是主子給的大恩典了。
四合院離這邊也就百十米的距離,很快鐘榮就和鐘錦安、鐘錦華過來了。
這會兒的父子三人,看著格外的精神煥發,眼里更是有著滿滿的躍躍欲試。
林遠秋自然知道,岳父與兩個舅子為何會這般興奮。
因為今日下午,他與岳父說了明日要去城郊兵營的事。
早在從京城過來的路上,林遠秋就與岳父大致說了日后兵營的安排。
自己雖掌著兩千多的兵衛,可營中的許多事務,林遠秋肯定需要岳父幫他熟悉。
地方兵營與軍營不同,并不設校尉、都尉這些軍官職務,有的只是伍長、佰長這些兵頭。
作為知州,林遠秋是有權利派人去管理營中事務的。既然已接手了兵權,他自然不希望只掌著表面。
所以林遠秋決定,就讓岳父和兩個舅兄幫自己看顧著營中事務。
并不是林遠秋有多看重自己的權利,而是在這邊塞地帶,兵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在起沖突時,能保一方安寧的存在。
而鐘榮,當初十幾年的營中生涯,早已成了他生活中的習慣。
原本鐘榮以為,這輩子自己再沒了與兵衛們打交道的可能,沒想到女婿又給了他這樣的機會,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
言歸正傳。
待岳父和舅兄們坐定,林遠秋便沒耽擱,直接說起大搬遷的方案來。
對于這種前所未聞的做法,不管是老林頭林大柱他們,或是鐘家父子三人,聽過之后,一時都難回過神。
那什么,把永寧州下轄村子的村民全部移至城里,還有給他們建造統一的住宅安置,這這這不是鬧著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