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林遠秋起身就出了大堂。
見狀,鐘榮和鐘錦安,還有鐘錦華緊隨其后。
很快,大堂中只剩下呆落木雞的兩人。
待回過了神,心驚不已的嚴同知和賀通判,忙“林大人林大人”的邊喊邊追出了衙署,只以為林遠秋這會兒就要寫了折子給圣上。
林遠秋吃得才沒這么飽呢,自己把此事報給圣上,除了免去嚴同知與賀通判的官職,其他一點幫助都沒有。
相反的,他們永寧州的兵數定額,說不定還會因為這件事而被朝臣們提出減少,屆時人家給的理由肯定充分,既然你們永寧州養不起兵,那干脆就少養些唄。
要真是這樣的話,到時自己恐怕哭都找不到地方。
所以林遠秋認為,當務之急,自己還是快快把永寧州的經濟搞上去。
只要有了經濟,就不用再擔心會發不出軍餉,自然而然的,先前減少的兵衛數也很快能補了回來。
而林遠秋,方才之所以對嚴同知和賀通判這樣說,其實是有另外的目的在里面。
眾所都知,通判雖在官階上不如知州,可他的存在,是專門對知州起監察作用的,而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知州職權過重,專擅作大。
再有,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等聽斷之事,通判也有與知州一起簽施行文書的權利。
想到自己馬上要開動的大搬遷政策,林遠秋覺得,為了避免出現無謂的反對,這會兒他很有必要在氣勢上先壓嚴同知和賀通判一頭。
但凡官場中事,常常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而勝算的大小,看得自然是誰先占上風了。
不得不說,林遠秋方才的態度確實讓嚴同知和賀通判心驚不小。先不說林大人什么來路,背后有哪些人撐腰,就沖他們兩人想安穩致仕的心思,想來日后,也不會過多干預林遠秋的治州之策了。
此次去兵營,除了岳父和兩個舅兄,林遠秋還帶上了十幾名衙役,再加上嚴同知和賀通判,一行將近二十人。
四輛馬車,行駛的速度不慢,很快就到了郊外兵營。
待看到依次排列的一排排的房舍和廂房,以及方便兵衛們訓練的校場時,一股油然而生的熟悉感讓鐘榮忍不住的興奮,丁憂到現在已過去將近五年,鐘榮實在太想念壁壘森嚴的軍營生活了。
一般兵營的選址都會在易守難攻的地勢上。林遠秋看到,營地的北面正是峭壁險峰。這樣的位置,絕對不用擔心會有敵軍從北面攻擊過來。
再看內營,除了兵衛們用于訓練和生活的場所,另還有兵器庫、糧倉,以及軍醫處等其他建筑。
聽到知州大人過來,領頭的十來個佰夫長,很快把手下的兵衛們全集中到了練武的校場上。
近一千的兵衛,統一的穿著,看著氣勢倒是不小,想象若是再加上一倍的人數,這場景,可想而知有多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