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的猜想沒錯,這幫人還真是自己送上門的。
不過,他們之所以會往永寧州來,還是因為林三柱的告知。
正如林遠秋叮囑的那樣,每賣一次貨,林三柱就會拿給掌柜們一張寫了永寧州馮記作坊的信箋。
說來,林三柱的這次賣貨之行并不怎么順利,究其原因還是價錢太高的緣故。
所以每當林三柱拿著樣品去推銷時,所有掌柜的第一反應就是壓價,甚至對半砍的都有。
林三柱自然一文錢都沒給他們讓,要買就買,不買拉倒,既然自己已經不遠千里出來了,大不了多走幾處就是,反正他是絕對不會搭上精力和運費白忙一場的。
而這樣的結果就是,大約每問上十家,才有一兩家拿貨,而那些拿貨的掌柜也只是每種各挑了一、兩件,生怕賣不出去積壓了貨。可不拿又覺得舍不得,畢竟這些布手袋和畫框實在太好看了。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等掌柜們把貨品擺出來后,但凡進到店鋪里的客人,就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特別是擺在書案上的小畫框,那什么“難得糊涂”,又什么“常醒不如半醉”,實在太好看了。至于價格貴不貴的,壓根就沒人提起。才一天期間門,就賣了個干凈。
而那些手袋,富家夫人或是官家小姐一買就是五六個、七八個,也是立馬就沒。
看到轉眼就掙了十多兩銀子,那些掌柜都傻眼了,他們真沒想到這些貨品會這般暢銷。
于是就有頭腦靈光的店家,立馬照樣畫起了葫蘆,很快安排人仿照了起來。
不過更多的掌柜,則準備親自去永寧州一趟。畢竟林三柱離開他們店鋪時,可把馮記作坊還有好些新樣式的事,都與掌柜們一一說了。
當時聽的時候并沒在意,可這會兒掌柜們都對新樣式生了心,特別在看到那些仿照品沒幾件像樣的,就更加下定了直接去永寧州拿貨的決心。
就這樣,你一家我一家他一家,再雇上幾名鏢師,很快就組成商隊往永寧城進貨來了。
只不過這會兒在看到一個又一個好看的布手袋,以及一塊又一塊賞心悅目的禪意畫時,幾個掌柜看的目不轉睛的同時,又生出了其他打算。
原本掌柜們過來是準備進了貨回去賣的,可現在他們卻不這樣想了。
既然有這么多好貨,自己為何不多拿一些回去,直接做批發呢。
這樣想著,其中一人忙就把自己最看好的一整套兔子的布手袋抱在了懷里,然后轉頭對周氏說道,“掌柜,這種樣式的手提袋我全都包了”
這款兔子手袋共有八種樣式,也就是八只不同的兔子,有手捧如意的,有雙手撫琴的,也有抱著梅瓶的。每只兔子看著都憨態可掬,好看極了。
一聽到全包了,其他幾個就不干了,“我說田掌柜,你這般行事可就太不地道了,咱們都是一起來的,有好貨自然該平分才是。”
“是極是極,都一道過來,有好貨就該分一分。”
“對對對,咱們見者有份,平分平分”
三人雖這樣說,可他們懷里抱著的心儀樣品,可一點都不比田姓掌柜少。
是以,等林遠秋換了便服過來時,就看到幾個商賈,正抱住樣品舍不得放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