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東風遍布大魏各府,一些繁華些的縣上也有。
畢竟是大魏這幾年剛起來的錢莊,幾年功夫,規模便已是大魏最大的錢莊,作為皇帝,他自是知道。
但萬沒想到,居然是他兒子的。
他起先得知祝東風的東家可能是老三時,委實驚了下,畢竟祝東風規模遍布大魏各地,根本就是個情報網,有些事,即便老三不想知道,有祝東風在,他也會知道,消息靈通,這點無可避免。
他擔心的,是老三利用這便利,做些什么,但從詔獄送回的結果上來看,祝東風是真的在好好做生意,根本沒參與半點朝廷之事。
這讓他放心不少的同時,也頗感欣慰
一直以來以為的廢物兒子,竟然在經商一道上頗有建樹,能將祝東風經營的這般好,著實不差,但在朝中,怎就同別的皇子差別那般大
皇帝不由搖頭感嘆,許是有些人,能耐天生就在別處,讀書不行,政事不行,但是經商行。
皇帝嘆了聲,唇邊隱有笑意,也行,行一樣總比什么都不行的強。
皇帝拿起另外幾張記錄祝東風進帳的紙張,細細看了起來。
本隨意看看的皇帝,再看了幾行后,忽地一驚,隨后雙手捧起紙張,認真逐字細瞧。
皇帝眼底微露訝色,祝東風年進帳約莫二十萬兩左右
皇帝看著紙上數目,不由輕吁一口氣。如今老三才十九歲,五年功夫,再加上他名下其他產業,保守估計,現在老三手里,至少有一百五十萬兩現銀
這些銀子若是能進國庫
皇帝兀自坐直身子,輕咳一聲,打斷了自己的念頭,罷了,兒子好不容易賺點銀子,他就別惦記了。
但,一年就二十多萬兩,再過個三四年,他兒子的私產便能抵大半個國庫,一旦日后國家有個天災,或邊境戰事,他兒子憑一己之力,約莫就能應付個十年左右。
皇帝手中念珠轉得快了起來,這大筆的錢,能抗住很多風險,不饞是假的。
但兒子好不容易賺點錢,他總不能開口去要,左右現在國庫充裕,先這么著吧,一旦日后國家遇上風險,再去掏老三的腰包。
皇帝唇邊劃過一絲笑意,從前有點什么事,還得叫各地官員去動員當地富商捐錢,如今可好,祝東風的東家是他兒子,天賜的錢袋子
皇帝站起身,對廷尉道“關于祝東風的消息,全部壓下去便是,不必理會,叫老三自己經營著吧。”
廷尉應下,皇帝從桌后走出來,對福祿道“更衣。”
進了寢殿,福祿和幾個小太監伺候皇帝更衣,皇帝張著手臂站著,眼底則一直潛藏著笑意。
福祿見狀,取了常服給皇帝披上,笑道“陛下,虎父無犬子,三大王能將祝東風經營的這般好,著實是厲害。”
皇帝聞言笑道“行商上不得臺面,普通人家尚且如此,何況皇室何如政事出色,利家利國但他能有一樣做的好,朕已很是欣慰。宋徽宗獨創瘦金,又以花鳥畫矚目于世,且通音律,若不做皇帝,必是曠世聞名的藝術大家,可偏偏他做了皇帝,終釀靖康之禍。從前朕確實小瞧了老三,但也沒冤了他,他的能耐不在政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