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伙計姓劉,叫劉順,當年劉順才十六歲,現在早就已經成了老頭了,現在他把生意交給他兒子在賣,他自己當閑人了。
看到裴老栓的時候劉順有那么一瞬間不自在,但是馬上就平復了心情,事情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了,誰還能想起當年的事兒了,再者說了,他取名正宗裴家豆花,那還不是懷念師父嗎他有啥錯
正不正宗,那還要口味兒說了算,劉順堅信他做的豆花才是最正宗的。
但是他這種行為叫偷竊。
當年裴老栓的爸爸死的時候把祖傳秘方告訴了劉順,讓劉順告訴裴老栓,哪知道劉順壓根就沒有跟裴老栓說這事兒,自己帶著鋪蓋走了。
這些年劉順靠著這個手藝發家致富,一輩子吃香喝辣的,裴老栓自責沒有保住自己祖傳的手藝不說,還在地里苦干了一輩子。
要是一輩子不見面,裴老栓也就認了,誰知道偏偏又見面了,他心里那口氣又翻涌上來。
劉順居然又帶著兒孫回來,他還敢回來
看來外面的生意也不好做呀
裴老栓臉色漆黑,沒說幾句話就要走,裴彥馬上就知道啥原因了。
“爺爺您是不是看見劉順了”
裴老栓
他這個大孫子太聰明了。
裴彥“您放心,做豆花其實就是個手藝,講究一個味道,咱們家味道絕對錯不了,味道好顧客認可,沒必要非得爭一個正宗不正宗。”
裴老栓點點頭。
他雖然點頭,但是心里這根刺,拔不出來,他更痛恨自己無能。
劉順手里有秘方,那是裴家的祖傳秘方,裴彥怎么可能贏
裴老栓心里壓根不信裴彥能贏,他覺得裴彥是在哄他。
不把招牌拿回來總覺得對不起祖宗。
裴老栓走了之后,裴彥也沒有閑著,他仔細的研究了一下做豆花的食譜。
其實這種東西很簡單,但是越簡單的東西,想要做好了越不容易。
就比如說這做豆花的水,要山上的甘泉水最好。
他們這山上沒有泉水,但是裴彥知道山上其實有一條小溪流,山頂積雪融化之后從那小溪蜿蜒而下匯入村邊的河流。
人們出門就有河水,自然不會費心去山里找什么小溪水。
這小溪水質最好,裴彥家的豆花一直都是那里的水,這個秘密除了他沒人知道,這也就是別家的豆花怎么都不可能超過他的原因。
這一點劉順肯定也知道,就不知道他用不用就完事了。
果然劉順家的豆花開業之后沒有裴彥家的好。
人們吃慣了裴彥家的豆花,再吃別人家的不習慣,盡管劉順的口號是正宗裴氏豆腐,但是也極少有人買賬。
劉順覺得不可能,他在外省買了那么多年豆花,生意一直不錯,怎么回家之后就不行了呢
有顧客吃了劉順家的豆花馬上搖頭“味道不行,你家的豆花味道有點苦,照著貓兒豆花差遠了。”
劉順
劉順賣了一輩子豆花,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說這話。
他不服氣。
這時省里的電視臺來鎮上做民生訪談,順便采訪一下鎮上小吃。
鎮上最有名的小吃,現在不就是豆花嗎
主持人帶著攝像師走進了劉順家的豆花鋪子。
劉順家的招牌是正宗裴氏豆花,沾上正宗兩個字,總能引人注目一些。
記者不但是自己過來的,還帶著一個自稱嘗過大江南北小吃的美食家。
這時候不叫美食家,叫吃貨。
“你是劉師傅是吧你們做豆花多少年了”
劉順想了一下“少說也得三十年了。”
周航“三十年的手藝,那得好好嘗一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