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師雁行的意思。
“覺得席面太少了是不是”
師雁行點頭。
這可是八十大壽哎
現代社會八十都能稱一句高壽,更何況古代
誰家若有這么一位健在的老人,直接就證明了家人孝順、家庭和睦,那絕對是當地官府都要稱頌的。
就相當于副縣長的老母親逢整壽,不該大肆慶祝么
笑道“你不知道,孫縣丞異地為官,來五公縣沒幾年,一應親朋好友都不在身邊,這是其一。其二,他雖孝順,但更重名聲,很怕因此被人捏住把柄,故而不愿大辦。”
好歹是一地縣丞,若真有心折騰,敞開了門,別說三桌,就是三十桌三百桌也湊得起
師雁行懂了。
她將之前列出來的一溜兒菜單子拉出來,“這些的話再加上普通人喜歡吃的,湊兩套席面綽綽有余,那么下一步就是壽星喜歡吃什么”
等人一時都沒回過神來。
鄭如意笑道“師姑娘怕是忙糊涂了,之前孫大人就說過的,老太太喜歡軟爛,味道重的。”
師雁行搖頭,“能吃和愛吃是兩碼事。味道重的暫且不提,十個老人里足有八個經常吃軟爛的食物,真的是他們喜歡嗎還是因為牙齒松動,吃不得太硬的”
鄭如意一愣。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不禁回想起去世的爹娘晚年飲食,確實如此
就算喜歡軟爛的,可只要火力足,什么東西燉不爛
味道重的,多加鹽就是了。
說白了,孫良才那話說了跟沒說一樣
可孫良才是假孝順嗎
也未必。
小輩總想著長輩無痛無災,活得長長久久,自然是挑好克化的給老太太吃。
如果老人不主動提要求的話,小輩真的很容易忽略這一點。
沉吟片刻,有些為難。
“之前孫大人已經說過,若再找他見面是不難的,萬一他自己也不清楚,會不會難堪”
惱羞成怒就壞了。
壽星本人肯定清楚,但孫母知道兒子走到這步不容易,也很配合他營造清廉的形象,來五公縣幾年了,從沒聽說她喜歡什么,弄得每年想送禮都不知道送啥好。
如今突然去問,是問不出來的。
師雁行就笑,“我知道有個人肯定知道。”
孫良才的發妻
孫良才縱然孝順,可他年輕時候就要去外地上學,后續趕考等自不必多說,留守操持家務、照顧二老的就是發妻秦氏
說得不客氣一點,孫良才這個孝子可能摻了水分,但秦氏孝媳的成色絕對是實打實的
在這個時代,照顧一位高齡糖尿病患者是多么不易,但凡秦氏有一點不盡心,說句不中聽的,老太太早沒了
原本師雁行今天就打算趁著去孫家送年禮的當兒問問秦夫人,奈何婆媳二人都外出。
一聽,“這個不難,若秦夫人有心請你去就算了,若她不請,我想法子讓你再去一趟”
秦氏堪稱寒門士子糟糠妻的典型代表,多年來一直勤儉持家、謹小慎微,甚至還主動幫丈夫納妾,任誰看了都挑不出錯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