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師雁行來送了各色青菜和豆腐皮、腐竹等涼拌的雜和菜,孫母吃了,十分喜悅,“這個辣辣的,很有些滋味。”
第三天是酸菜魚。
怕孫母有了歲數,腸胃受不得刺激,師雁行只加了一丁點兒泡椒尖兒,只略作調味便罷。
老小孩,老小孩,人上了年紀便是這樣,又好奇,又饞,也愛味道濃烈的。
孫母對這酸菜魚愛到骨子里,光魚肉合著酸菜就吃了大半碗,驚得孫良才夠嗆,生怕她夜里胃酸,連忙止住了。
送菜這事兒,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也不能停。
就算孫良才想剎車,卻愕然發現自家老娘三不五時就故作不經意地問“今兒那師家丫頭送了啥”
第四日是代糖做的糖醋小排,第五日
吃的回數多了,老太太也念師雁行的好,就打發人叫她進來說話,又罵門子。
“可憐見的,大冷天巴巴兒送來,你們這起子人也是沒眼色,瞧她小孩子家家的便輕狂起來,也不知道叫進來給杯熱茶吃”
沒主子的吩咐,誰敢隨便請人進去吃茶
師雁行就笑,“瞧您老說的,說句不怕您惱的話,我只是覺得與你投緣,自己又沒個祖母在家里,這才想著孝敬,偏又拮據,也沒什么好東西,怕您老笑話哩,這才送下就跑,可不干他們的事。”
下頭的仆從雖無官無職,但日常傳遞消息最靈通不過,師雁行自然不愿意波及他們,正好順勢賣個好。
頓了頓又道“到底是老爺夫人治家有方,外頭的門子都極和氣的,若是一般人家,哪兒有我說話的地兒呢”
對付這種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夸她不如夸兒孫。
果不其然,孫母聽了,更歡喜十倍。
“就是這樣才好,我常同他說呢,兒啊,別看你如今做了官,可到底是鄉間出來的,可不許縱得下頭的人狗仗人勢沒眼色,給鄉親們知道了,戳脊梁骨呢”
師雁行認真聽了,夸得越發真誠。
“這就是您老教導有方呢尋常人再沒有這樣的見識的。”
一老一少說得很是順暢,一時連秦夫人都靠了后。
她侍奉多年,如今兒女俱全,也不求在婆母跟前爭寵,正好趁這個空在旁邊偷個懶,歇一歇。
別看家里人口不多,可迎來送往樣樣不少,一日下來,她也是累得夠嗆。
得知師雁行竟又被老太太叫去說話,孫良才后知后覺有點怕。
他覺得自己好像中計了,但偏偏師雁行又沒求過任何事,只說跟老太太投緣,又想報恩。
秦夫人卻覺得這樣挺好。
不過一天一盤菜而已,便是其他官員家里,不也常有底下的人孝敬各色東西么誰說什么來著
還是說偏咱們家不成
人爭一口氣佛受一炷香,憑什么
而且因為多了這盤菜,她也不必每天再鉆心撓肺地琢磨吃什么,生怕婆母受委屈。如今沒了這塊心病,秦夫人都覺得年輕許多,日子也有滋味了
且老太太的食欲明顯起來了,飯用得多了,覺睡得也好,前兒大夫來例行診脈,還說這些日子保養得極好,脈象強勁,都長肉了呢
這在消渴癥病人身上是極其罕見的。
男人們整日不在后宅,公婆的身體狀況直接與媳婦的孝敬程度掛鉤,連上官都要過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