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對視一眼,都沒做聲。
師家那個大姑娘吧,你知道她厲害,但每過一段時間,她好像都有辦法重新刷新一下你的認知,讓你明白她還能更厲害。
“以后待她再客氣些,”鄭義看向鄭平安,“你小子糊弄著人家喊了二叔,倒也算誤打誤撞,甭管之前是不是假的,以后都要當成真的。”
鄭平安應了,“哎。”
頓了頓又笑道“什么誤打誤撞,這就是緣分,也就是我火眼金睛、慧眼識英才”
“見好就收吧”鄭如意失笑,“給你三分染料,倒開起染坊來了。”
鄭義也跟著笑了一回,“再過一陣子就是清明節,既然是親戚,提前說好了把人請到家里來玩,之前的院子忒小了些,再收拾個大的出來,擺設也都換一遍”
莫欺少年窮,照這么看下去,以后誰仰仗誰還不一定呢
開業之后客流逐漸穩定下來,師雁行就開始陸續豐富菜譜,這兩天又逐漸加了幾樣蒸菜,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腐乳肉和粉蒸肉。
另外還請人在墻外屋檐下起了一排小眼灶,每個眼上都放一個砂煲,現做現賣臘腸臘肉煲仔飯。
蒸菜和煲仔飯都可以提前大批量預制,前者蒸熟了就放在大籠屜里保溫,有客人點隨吃隨拿,非常方便。
后者放在灶眼上,出入的人都瞧得見,聞得著,不占店內地方,還能幫忙攬街上的客人,一舉多得。
開業當天進店消費的那三位繡娘成了菜館的常客,尤其當日那穿綠襖的,幾乎天天都來。
后面通過聊天得知,她叫翠云,五公縣內本地人,母親就是繡娘,她因天分格外出色,早早就入繡坊做活掙錢了。
刺繡這活兒干凈輕省,遠比一般活計來得體面,像翠云這種級別的手藝人,算是縣內高收入群體之一了。
師雁行看過她繡的小貓撲蝶帕子,真是栩栩如生,妙不可言,還是雙面繡。
若放在后世,沒有五位數根本不用想。
翠云性格潑辣外向,年齡又和現在的師雁行相當,兩人很說得來。
“你手藝可真好,這個粉蒸肉雖然是大塊的肉,一點都不膩呢”
她其實不大愛吃這么大塊的豬肉,尤其是肥的,覺得簡直膩得要死,所以今天師雁行給她推薦新菜時還有點抵觸呢。
可沒想到上來的肉粉粉的糯糯的,外面裹著一層金黃的粉,細沙可愛,看一眼就愛上了。
再試探著吃一口,嘿,不膩
外面裹的米粉早已被油脂浸透,油潤適口,滋味一點兒都不比肉差。
還有底下鋪著的老南瓜,也被醇厚的豬油泡透了,細膩軟滑,咸香唯美。
翠云當場就把這道菜列為近期最愛,沒有之一。
師雁行幫她從后面舀了一碗蘿卜絲咸湯調和,“喜歡吃就好。”
窮人普遍愛肥肉,但經濟條件好點的難免挑剔些,更喜歡這些肥而不膩的。
腐乳肉和粉蒸肉都做成小份,一碗一碗上籠屜蒸,哪怕一個人來用飯,也不怕吃不完的尷尬。
此舉一出,備受那些小胃口姑娘奶奶太太們的追捧,賣得極好。
翠云嘻嘻一笑,又挖煲仔飯吃。
“我最喜歡這里面的鍋巴了,又香又脆又有滋味,真好吃。你們怎么不賣單獨的鍋巴”
師雁行笑道“好吃的東西可多著呢,一樣一樣的,怎么賣得完得慢慢來。”
她倒是想過,奈何最近陰雨連綿,天氣潮濕異常,香噴噴干脆脆的鍋巴擺出來沒一會兒就軟囊了,只好過一段時間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