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都不種地了,這還有天理嗎
恨不得走路都帶飄。
外人難免艷羨,少不得想法子打聽。
既然這樣賺錢,我們也做就好了。
殊不知老村長早就下了死命令,要嚴防死守,那些人來了一波又一波,竟半個字都沒探聽出來。
“颯颯說了,市場消耗量是有限的,如今咱們一個村做的就幾乎飽和,要發財,就先守住秘密”
飽和啥的,大家不懂,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誰不明白
要是人人都會做,我們村賺啥yhugu
故而根本不用師雁行操心,所有人全都自發保守秘密。
眼下雖是農忙時節,竟還有大半人在家做腐竹,老村長打發兩個兒子通知一圈,沒有一家走空。
眾村民一聽又是“颯颯說了”,那還猶豫什么到了傍晚,紛紛聚集到村口大柳樹下,準備聽聽又來了什么發家的路子。
誰知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竟要辦學堂
乖乖,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眾人先是驚,一時竟恨不得連呼吸都忘了,也不知過了多久,才聽一個半大小子哇的哭出來。
眾人扭頭一瞧,心中了然,各自嘆息不止。
那孩子十分聰明,早年家里想送出去讀書,奈何鎮上的學堂忒貴,熬了幾個月,就快把家底子熬干了。
沒奈何,只好家來種地。
這一聲哭好似點燃引線,便聽轟的一聲,議論聲潮水般炸開,場院上人聲鼎沸起來。
這個問是不是真的,那個問自家孩子十四了能不能去,還有人說自己暫時沒來得及生,外村的侄兒能不能先頂上
老村長就跟掉進鴨子窩似的,下面一群嘴巴開開合合,耳邊嗡嗡作響,什么都聽不清。
他兒子照樣爬起來敲鑼,扯著嗓子唾沫橫飛道“一個個來”
且不說多少想讀書卻讀不起的,突然一朝夢想成真喜極而泣,另有諸多心思冒出來。
一開始,好些人的想法跟桂香男人一樣,覺得女孩兒以后都是婆家的人,上學有啥用
都想著用親戚家的男娃替。
可一聽說每月月考前三名有實打實的獎勵,就都跟被掐住脖子的鴨子似的,集體收聲。
最先說話那人義正辭嚴道“這是咱們郭張村的事兒,自然先緊著咱們自己人”
活像剛才說話的不是他一樣
眾有閨女的人家紛紛響應。
就算嫁人也是幾年后的事兒了,先把實打實的好處撈到手再說
張老五如今四處奔波,倒多了幾分見識。
正好他也有閨女,見狀大聲道“女娃也要讀書哩我常在外面走,聽說人家城里的大戶人家挑媳婦,也愛找那些知書達理的哩一個女婿半個兒,要是以后能找個好女婿,不也挺好”
眾人一聽,確實是這么個理兒。
女娃咋了嘛,俺閨女俺看著聰明得很吶,真要學起來,未必就考不過男娃
沒準兒就是下一個颯颯哩
況且她如今才幾歲掙得不都是家里的
就算以后嫁了人,難不成就不是我肚皮里爬出去的了日后若真能跟著颯颯干,發達了,也得看顧爹娘
因為師雁行的先例,如今好些家里有女娃的都泛了野心,想著既然颯颯能成,俺閨女未必就不成。
所以說,灌什么雞湯都是虛的,小老百姓就看一樣東西就夠了錢
眾人定了主意,俱都興奮不已,又由老村長起頭,說劃出哪兩處屋子做學堂和先生的房舍。
“先生的住處馬虎不得,既然還有一個月,大家伙兒好生翻新一回,為了自家后生,各家各戶都出點力”
眾人紛紛響應。
“這是自然”
“我會泥瓦活兒,這個不必找旁人”
“我會丈量,這個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