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雁行母女三人此番隨林夫人進京,打的是準兒媳婦的名頭,一路也可走官道、宿驛站。
娘兒仨不欲多生事端,笨重家具一概不帶,只揣足銀票和體面的四季衣裳、首飾,外加一些用慣了的器具,故而車隊雖長,京城師家好味分店的員工們坐的馬車倒是占了大半。
都是十來歲的小姑娘們,除了被拐賣時,何曾出過遠門都稀罕得不得了,一路上顧不得熱,紛紛掀開窗簾看。
師雁行也不約束她們,反正要不了幾日也就膩了。
出發前,她對瀝州和五公縣那幾家店鋪進行了人事調整,提拔一批,帶走一披。
郭苗一大家子都在地方上,因舍不得親人,便留守當地,兼任“云山府總負責人”。
臨行前,郭苗還唏噓道“掌柜的,但凡我再小幾歲,沒成親,指定就跟您走了。”
她不后悔這樣的選擇,只是有些遺憾。
師雁行笑著拍拍她的肩膀,“沒事兒,日子還長著呢,等以后我會安排基層骨干進京進修,你照樣有機會。”
聽了這話,郭苗復又歡喜起來,又連夜給妹妹四子寫信,叫她好好學,最好來日能直接進京。
京城那么大,那么好,誰不想去看看呢
三妹和茴香、胖妮兒等人是頭一批練出來的,資歷既深,經驗又足,又沒有牽掛,很能獨當一面,這次便一道帶進京城管事。
同一批還有幾個人,專業技能同樣值得信賴,奈何膽子小,性格靦腆,一聽“京城”二字就嚇得腿肚子打顫,并不適合跟著師雁行出來打天下,便留守瀝州,倒也放心。
因帶了車隊,行進速度便有些慢,一起走了半個多月,才勘勘到達進京前的最后一座驛館。
天氣漸熱,前段路上又缺少水源,林夫人略有些中了暑氣,師雁行便做主讓車隊在驛館休整一日。
各地驛館直接關系到本地顏面,有條件的衙門便會時時整修,而本座驛館直屬京城,常有各地官員及其家眷停駐,朝廷并不吝嗇撥款,因此十分寬敞明亮,各類庖廚醫匠俱都齊備。
師雁行親自取了帖子去請大夫,連帶自己和兩邊的母親、魚陣,都細細診了一回脈。
那太醫看了,便道“并不妨事,只略略有些勞累,再加氣候炎熱,難免氣悶,心煩欲嘔,納差少言,歇息兩日就好了。若方便,明日也不要趕路。”
馬車就是個大盒子,四面不透氣,饒是開了窗也作用不大,中途又不方便隨時添置冰盆,中暑在所難免。
像師雁行等人戴著斗笠騎馬,雖然曬些,但氣流通暢,整體反倒無礙。
師雁行點頭,又抽出銀票打點,“多謝。一事不煩二主,我這里還有幾個小妹子,頭回出遠門,身上也略有些不舒坦,不知能否請您老的高足略施援手”
駐扎驛站的大夫們皆出身太醫院,也是正經有品級的,只是因種種原因被邊緣化,這才放到這邊。
他們可以給官員及其家眷看病,但若再去看仆從、伙計,可謂折辱。
若因此事參上一本,背后的柴擒虎爺倆兒也要跟著吃掛落。
那太醫早年流落至此,平時少有油水,見師雁行出手大方,自然歡喜。
又見她言辭和氣,通曉規矩,也樂得奉承,果然去叫了兩個學徒來給三妹等人診治一回。
師雁行自己先吃了一碗消暑湯,又親眼看著江茴和魚陣用盡,囑咐她們好生休息,便往林夫人這邊來。
她正為一事發愁
柴擒虎外出公干的事,還沒告訴林夫人呢。
可眼瞅著幾天內就要進京了,到時候
說起來,柴大人您分明就在京城,怎么也不說
進門時,林夫人正半倚在床上,枕著大靠枕看之前柴擒虎的家書,見她進來,立刻笑著招手示意上前。
“好孩子,大熱天的,快別忙了。”
驛站建在京郊,四周林木遍布,又有人工挖掘的河流湖泊,渾似偌大一座莊園,隔著窗子都能聽見鳥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