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雁行一邊準備開業事宜,一邊暗中留意李秋和張閣老父子的消息。
張閣老父子到底久經官場,甭管朝廷內外如何波濤洶涌,愣是沒透出一點風聲。
但師雁行內部有人呀
據宋云鷺和田頃說,這些日子他們明顯感覺到氣氛變了,凝重了,慶貞帝的脾氣也不太好,已經連著一個多月沒進后宮,整天召集各部大臣議事,那正心殿時常半夜還燈火通明,全是各部大臣來回話。
有時太晚了,慶貞帝干脆不回寢宮,直接睡在正心殿偏殿,一日三餐都在那里,還借機發作了不少人。
而且各地呈上來的折子多了許多,但這次沒有再經過內閣,而是打了黃色的印記,直接送到了慶貞帝的案頭。
這在他繼位以來,是不多見的。
原本還在蹦跶的幾位皇子,在其中一位打著“為父分憂”的名號試圖當出頭鳥,結果被慶貞帝當眾罵了個狗血淋頭,翻了半天舊賬,又將他生母降位后,其他兄弟姐妹們也學乖了,一個個低調得不得了,連大朝會上也不大敢發言了。
非但如此,幾天后,張閣老毫無征兆突然告病。
慶貞帝當場準假,還派了太醫進駐張府,親自為張閣老診治。
診治
還是監視、敲打
這些師雁行都是邊聽邊腦補,再私下里偷偷跟兩位師兄一起討論,基本就把事情真相還原的差不多
張閣老老了,可為延續張家繁榮,一直想讓兒子張芳上位,奈何慶貞帝看不上。
沒辦法,張閣老只能將主意打在下一任皇帝身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自己能協助某位皇子登基,那張家至少還能延續五十年榮光。
張閣老的主意打得挺好,甚至一度推行得不錯,可惜慶貞帝不是昏君。
伴隨著各路八卦,師雁行的日子過得極其充實,中間雖然沒有接到柴擒虎的來信,但眼見著張閣老吃癟,那么他們的任務應該進行得蠻順利吧
九月初一,柴振山終于接到朝廷任命,出任平盧節度使,正三品,即刻赴任。
接到消息后,師雁行和林夫人等人既喜且憂。
喜的是節度使可謂地方武將的巔峰,手握實權,結結實實的天子心腹,跟之前柴振山的職位可謂天壤之別。
哪怕之前大家猜到柴振山必然升官,卻也沒敢往節度使上靠。
憂慮的是平盧節度使的常駐地地理位置和氣候都酷似現代東北,不僅與數個敵國接壤,民風彪悍,而且氣候惡劣,冬季漫長而嚴酷。
歷任平盧節度使除了保家衛國之外,還肩負著開荒種地、馴養馬匹的職責,非常繁重。
說歸說,嘆歸嘆,該去還得去。
柴振山想了一回,決定暫時讓林夫人留在京城。
一來年底兒子還得成親,爹娘都不在確實不像話。
二來眼見到了下半年,平盧環境險惡,局勢復雜,他擔心護不好家眷。
林夫人明白他的顧慮,“你去吧,只別逞能。”
她想囑咐的很多,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說什么都蒼白。
想了半日,林夫人眼眶微紅,抬手捶了柴振山一把,哽咽道“你這老狗,我等著你一起含飴弄孫呢。”
老兩口說了一回知心話,柴振山親自出來找師雁行。
他是個地道的武將,不會講漂亮話,見面只是用力吐了口氣,朝師雁行抱了抱拳,“孩子,我去了,家里全靠你了老柴家欠你,這輩子都念你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