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同來的伙伴忍不住抱怨道“早起時同你說什么來著師家好味本就買賣好,這幾日又做什么打折,定然客似云來,叫你早些,早些,非要先去東市買年貨,就差這么一天”
這倒好了,才剛他們過來時,隊尾都到兩百多號啦
按照以往的經驗,今兒晌午可未必能吃得上
開始問號那人就有些臊得慌,喃喃道“這不是沒想到嘛”
說著,還是心存僥幸,又挨著隊伍問了一回。
奈何大多是熟客,本就習慣在師家好味吃自助,又碰到打折,搶到就是賺到,誰還舍得讓位呢
蔡老板一行人見了,都跟看西洋景兒似的稀罕,再看手中木牌時,也越發寶貝起來。
正如白花子所言,師家好味客人雖多,但店面頗大,又上下兩層,翻桌效率很高,他們只等了大約一兩刻鐘,就有女跑堂請他們進去。
蔡老板這才想起來,自己一行才進城就過來了,竟還沒來得及去客棧放行李
店里那許多人,大包小裹的可如何是好
那跑堂笑笑,習以為常道“不妨事,請諸位派幾人去占座,余下的隨我寄存行李即可。”
稍后眾人果然分成兩組,一隊去占座,一隊去存放行李。
行李存放處在后院,有體格健碩的女人負責,墻上掛著許多方形木牌,都照天干地支刻了序號,兩兩一組。
負責的女人先看過他們的行李,仔細清點了,將數量和外觀用滑石筆記在兩塊木牌上,將其中一塊遞給蔡老板。
“稍后用過了飯,憑木牌來取即可。若有急事的,也可以寄存,當日食客免費。”
蔡老板聽了,有些觸動。
早年他一無所有來京城碰運氣,因怕開銷大,自己還特意從老家帶了鋪蓋等物,又不舍得住店,又怕丟,天天在外背著走。
若當年有這么個寄存的地方,自己便能放開手腳去尋商機,也不至于累得汗流浹背、狼狽不堪
寄存了行李,又去取菜。
餐廳正中擺開幾排木桶,里頭飯菜熱氣滾滾,煎炒烹炸雞鴨魚肉,應有盡有,甚至還有幾樣爽口小涼菜。
另有一桶蛋花湯是免費的,不管何種套餐,都可以舀來喝。
蔡老板一路南來北往,也算見多識廣,細細看去時,驚訝地發現竟有大半是自己不認識的菜色,便是略熟悉的,也是天南海北應有盡有。
而來吃飯的食客中,單看面相,也是南來的北往的,又有各地口音,都興致勃勃選著愛吃的家鄉菜。
一家特殊的食肆,就這么悄然匯聚起天南海北的食客,多有趣。
食客先去交錢,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甲乙丙丁四種套餐,葷素都有。
選完套餐就能領幾只不同花色的碗,紅的裝葷菜,白的裝素菜,挺大一只,只裝一勺可以,裝一大碗也行,店員根本不阻止,只偶爾聽到有人提醒不要浪費。
“用完飯后,要客人自己把碗筷放回去,如果被發現剩飯剩菜太多,要額外交錢呢”白花子提醒道。
最初師家好味開業時,有人貪便宜,每樣菜都硬壓,愣是裝了好幾斤來,結果吃不完,被店員發現,要加錢。
那人不服,當場鬧開,引來巡街衙役。
衙役問明緣由后當即黑了臉,“你這廝好不曉事,人家早便同你講了,莫要貪多莫要浪費,如今明知故犯,又怪得了誰”
前幾年還有不少地方大旱,顆粒無收,餓死不知多少老百姓,這廝竟白白浪費好飯好菜,由不得眾人不惱火。
衙役出手懲治了幾出之后,眾食客便漸漸知道規則,很少出現類似的情況了。
蔡老板聽了,暗自點頭。
這個真是不錯。
浪費糧食要遭天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