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子也跟著混了一頓,老遠就沖著那些菜品喜笑顏開道“真是不錯,今兒運氣好,竟有回鍋肉和肉沫豆腐,我最愛這兩樣”
回鍋肉鮮辣微甘,肥肉軟嫩,瘦肉勁道;肉沫豆腐鮮嫩爽口,湯汁濃郁,合一點湯汁澆飯,直叫人停不下來。
有些老食客吃出經驗,十分精打細算,特意多舀湯汁,打包了家去吃。
頭一頓吃干的,剩下少量菜品和香濃的肉汁,留著下一頓泡飯吃,一點兒不比現做的差呢
蔡老板看了一回,挑那回鍋肉挖了兩勺,開始專心找魚肉。
今天還真有一個魚丸湯,另有一份蛋糊魚糕。
還有一個紅燒的,濃油赤醬,倒是好顏色,奈何蔡老板最愛原味鮮美,便沒有動。
前兩樣都是先將魚片開兩半,用特制的工具刮去魚刺,以刀背斬成肉泥,再佐以蛋清、料酒等去腥上勁兒。
魚丸以手虛虛握拳,一個個汆成魚丸,直接飛入滾水鍋,煮熟后勁道彈牙,非常鮮美。
魚糕則是直接在特制的淺底大盤子里抹平,上面堆一層秘制蛋糊,上籠屜蒸熟。成品上黃下白,色澤嬌嫩美麗,口感香甜可口,老少咸宜。
兩種做法都最大限度的驅除淡水魚的腥氣,保留了它們的鮮美,又賦予與眾不同的勁道和粘性,口感非常獨特。
蔡老板是個吃魚的行家,一聞味兒就放下心來。
這個味兒好
找對啦
他先喝一口湯,微微燙嘴,在嘴巴里打個轉兒,順著喉管一路下去,將路上的寒意都驅散了,整個人都舒展起來。
鮮
這湯底不得了呀
河魚本就難做,非重口味難以遮蓋泥腥,這家店的廚子竟做到了
又吃魚丸,唔,好生彈牙
也沒有一般河魚的腥氣,真是不錯。
蔡老板一口氣吃了半碗魚丸,抬頭一瞧,彌漫著水汽和香氣的店內滿是食客,俱都喜笑顏開,說著,笑著,吃著。
大多是拖家帶口,老人孩子,男人女人,個人眼前擺著不一樣的飯食。
你三樣,我五樣,相互穿插著換幾筷子,一頓飯就跟吃席似的。
若在自家,哪怕再多花一倍的錢,也做不出這么些花樣兒來
還有好些附近做工的,懶怠家去開火,便日日來這里覓食,并不比別處多花錢,吃得又絲毫不亞于大酒樓,故而都愛來。
無論男女老少,好像只要進了這店門,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吃食。
多妙呀。
這么看著,蔡老板也不自覺跟著笑起來。
再低頭咬一口魚糕,美得很
哎呀,京城真是個好地方
這次過來,竟好像離家不那么遠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