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走到綢布莊門口,周二郎忽然又不想進去了,君子寵辱不驚,不過是有了點兒小錢,他竟然如此失態,在兒子面子著實不是一個好榜樣。
“大姐,你與云娘、蘭姐兒幾個進去吧,買兩匹上乘的細紗葛布,給家里人做貼身里衣,外面穿得倒不必講究,平時穿啥就買啥,再扯些上得臺面的布料,出門穿。”
周鳳英幾人往店里走,周二郎又叫住她,“大姐,別光顧著咱幾個,選些適合爹娘的花色。”
“俺知道,咱爹老早就稀罕族長穿得那種帶花紋的料子。”
幾個女人逛綢布莊,估摸著一時半會兒出不來,綢布莊旁邊兒就是一家名為集賢堂的書齋,周二郎叫上大哥,牽著兒子的手一塊兒進了書齋。
兒子現在跟著娘子已經學完了千字文和百家姓,接下來要接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這些四書的內容,涉及到基礎三觀的東西周二郎不打算讓娘子教,他要親自給娃兒啟蒙。
不過書倒是可以先買來讓兒子讀著,不需要娃明白多少意思,主要先學會背誦,雖枯燥卻是讀書最基礎的技能,也可磨煉娃的耐心和意志。
除了四書,周二郎又買了基礎算學和一些野史趣聞,不能只讓兒子感覺到讀書的枯燥,亦要讓他明白讀書的好處,只這野史趣聞內容較雜,需得他標注出來,撿娃子能聽的,讓娘子講與他聽。
周錦鈺感受到周二郎的良苦用心,忍不住握住了父親的手,很溫暖,很踏實。
古代的書齋不似現代的書店,書本可隨意都是看上那本,店員便給取出那本兒,周二郎目光轉向大哥,“大哥,你想要看些什么書”
周大郎在柜臺上用手指寫了“兵書”兩個字,周二郎一怔,未曾想大哥竟然是想看兵書,這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周錦鈺心虛地眨了眨眼,貌似自己平時給大伯講熱血大英雄的故事講得有點兒多了。
雖有些不大理解大哥為什么突然想看兵書,不過大哥喜歡就好,周二郎將孫子兵法、吳子、六韜一并要上。
店家見周二郎出手大方,一口氣買了如此多的書,認定他是潛力客戶,結賬時悄悄塞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在那些書中間,低聲道“客人一看就是好讀書之人,這本奇書乃是本店贈送給客人的,若客人看得滿意,本店還有更好的。”
周二郎眼角的余光瞄到那本冊子上“風月”二字,目光閃了閃,付了銀錢,轉過身時將那本小冊子抽出,順手塞入衣襟中。
世事洞明皆學問,夫妻之道亦是學問,深入了解一下未必是壞事兒,最近幾次娘子嘴上不肯承認,但身體騙不了人,成親這么多年,他亦是頭一次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水平。
雖懊惱,卻也不是無解,事在人為。
周大郎這會正在一旁喂小侄子喝水,中午的飯菜比之家里做的口重,怕娃子會上火。
周錦鈺喝了兩口,把水囊又遞到大伯嘴邊,讓大伯也喝,周大郎怕娃呆會兒渴了沒水喝,只意思性的沾了沾嘴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