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馬上就要揭曉今年的會元了。
此時,眾人的臉上卻并沒有多少剛才的緊張激動之色了。
答案還用說嗎不言自明
“喜報南州書院周鳳青周老爺高中會試第一名”
一匹快馬從狀元樓外穿街而過,報喜人唯恐周圍人聽不到似的,扯著嗓子使勁兒的嚷嚷。
卷王周二郎經歷了高中解元那次之后,也算是見過場面的人了,顯得相當從容淡定,興奮程度遠不及繼續扒拉著榜單尾巴幸運的薛良,更不及笑成一朵菊花的客棧老板。
他比誰都清楚明白,會元也好,狀元也好,不過是官場入場券兒比人家漂亮點兒而已。
那怕是連中六元,不代表你就是最有才華的人,只代表你是有才華的那搓人里最會考試的,當然也還有運氣的成分加持。
自打有科舉考試以來,真正的治世之能臣,有幾個是狀元郎出身
凡事均有利弊,有時候太會讀書了,亦會容易被書本所累,尤其是做八股文章,再讓他再繼續研究那些八股文,他真就痛苦吐了。
周鳳青一夜成名,名震京城。
不單因為他是會元。
他還是連中五元的會元。
更重要,他,他竟然是寒門出身
大乾朝有史以來還從未有出過寒門會元,一來是寒門里讀書的本來就沒幾個人,二來是教育資源的嚴重不對等。
你一個農村里跟著落榜秀才讀私塾的,如何能跟人家名師大儒一對一輔導的相比
就算你天賦卓絕,當別人就是吃干飯的么
國子監四大才子那個不是履歷輝煌,從小就有神童之稱。
周家人無論是老爺子還是老太太,亦或是大哥大姐,為何獨獨他的身體最弱
不是他早產,亦不是他生來就體弱,只因他從拿起書本的那一刻開始,就沒有后路,只能全力以赴
讀書這么些年,他永遠是家里起得最早,睡得最晚那個,痛痛快快地睡一個懶覺,對他來說那是他自己給自己的獎勵。
他很清楚自己能讀書是用父母大哥大姐的辛苦換來的,爹酷暑天去給人家清理牛糞;大哥三九寒冬去山上砍柴燒炭賣;大姐出嫁連個像樣的嫁妝都沒有;云娘嫁進來以后,獨自一人照顧病弱的兒子。
父母年歲漸大,大哥不能開口說話,大姐和離還帶著可憐的外甥女兒,鈺哥兒的病需要長期吃藥調養,他若是不行,這個家還怎么行
他必須行
大姐經常說家里最屬他享福,只有他自己明白,讀書人的辛苦,讀書人自己知道。
所以,他是不會讓鈺哥兒去辛苦考科舉的。
他周鳳青的兒子,就要生來富貴,一輩子富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