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不說鈺哥兒體弱,卻說是孩子年齡小脾胃不能和大人比,叫人聽了心里受用,這還是其次,令人驚訝的是他這送飯的時機把握得未免也太好,他是如何得知鈺哥兒這時才起來的
最重要,二郎到底做了何事,讓皇帝身邊這位魏總管如此看重這位魏總管又想從二郎這里得到什么回報
入京不過幾個月,二郎就和端王以及魏總管這些個人糾纏在一起,真不知道對他來說是好還是壞。
不得不說周家兄弟都天生敏銳,周錦鈺雖然擁有現代人的學識,卻是遠遠不及周大郎想得多,想得深。
周錦鈺拉著大伯一起坐下,周大郎伸手揭開食籃一瞧,就見里面整整齊齊擺放了一碟捏得極為好看講究的小包子,一碟小素菜,兩碟葷菜也看不出是什么肉做的,食籃下層那粥和湯倒是能看出個究竟來,粥里有蓮子和紅棗百合,湯里好像是燕窩。
周大郎能認出燕窩來還是因為大姐周鳳英也不知道聽誰說了這燕窩能養顏,時不時就狠狠心買些回來。
周錦鈺看了看周大郎,“大伯,我們吃嗎”
周大郎點點頭。
不吃又如何難不成還倒掉么
那位魏總管是皇帝身邊的人,二弟一個小小的五品官還能糟蹋人家一片好意不成。
左右不過是一頓飯,還涉及不到原則問題,吃就吃了。
沾爹的光享受這種特殊待遇,周錦鈺還有點兒不大自在,周大郎卻是豁達之人,食物無罪,浪費糧食才是可恥。
周錦鈺見大伯就像吃自己家飯菜一樣坦然,他也不想那么多了,昨天回來后吃不下東西,又消耗一晚上早都餓了。
飯菜很是可口,比太白樓做得還要好吃,周錦鈺餓了,不自覺吃得有點兒多,周大郎看不慣二弟控制欲太強,總是謹小慎微過度限制小侄子,孩子偶爾吃得多了些又能怎樣,無非是漲肚子。
鈺哥兒又不傻,疼上幾回也就知道下回要注意了,非要限制,越限制鈺哥兒便越覺得東西好吃,吃不到的東西才最香,孩子總是得不到滿足,一天天積累下來,早晚有一天他逮著機會便會狠狠滿足自己,就算是當爹的,你還能時時把他拴褲腰帶上不成。
周錦鈺看著大伯遞過來的小包子,眼睛里劃過一絲掙扎,但還是搖了搖頭,“大伯,我吃飽了,你吃吧。”
他知道自己脾胃不好,也知道自己現在吃的東西早都超過平時的量了。
周大郎又將本就不大的包子從中間掰開,拿了一半兒往前遞了遞,周錦鈺真不想吃的,手卻不受控制地接了過來,包子送到嘴邊,想了想又把半個小包子再掰成兩半兒,其中一半兒舉著塞進了大伯嘴里。
周大郎張口咬過來,內心一片柔軟,鈺哥兒本就是極為懂事的孩子,大人不控制他了,他自然懂得自控。
吃過早飯,周大郎帶著鈺哥兒去觀獵臺,沒有參與到打獵的諸人都在這里恭候皇帝帶領的打獵隊伍歸來。
以皇后為首的幾位妃嬪皇子坐在上首,下面坐了徐庚、高弘等人,周二郎是皇帝親點陪同狩獵的唯一文臣,足見其圣眷優渥。
高弘捋了把胡須,沖徐庚似笑非笑道“長江后浪推前浪,首輔大人為朝廷選拔了個好人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