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
不干活兒的人最懂指點江山,
挨罵的永遠都是干活兒的人。
你不是在禹北大殺四方嗎。
那好,你行你上。
搞好了,我們承認你能耐。
搞不好
你能殺吳知府,我們同樣也能彈劾你辦事不力,有負皇恩。
周二郎在禹北搞出這么大的動靜,實際上是在給他自己挖大坑,給自己挖坑的同時也把李尚書一塊兒拽坑里。
要么,咱倆一塊兒上岸,加官進爵享受封賞;
要么,咱倆一塊兒呆坑里被人踩。
有人看我周鳳青不順眼。
同樣你李尚書一把年紀了不讓賢,后面等著上位的也心急。
就問李尚書咱倆要不要齊心協力賣力干
李尚書這兩天也是急得上火,天氣越來越冷,早一波逃出去討飯的可能尚有一絲活路,留下來的人,現在出去就是凍死,在家等著則會餓死,左右都是一個死,不如奮力一搏
各處集結起來鬧事兒的民眾越來越多,現在還只是多點兒散發,這要是匯聚到一塊兒成了氣候,禹北的局勢就不可控了
李尚書和周二郎正商議著去那弄糧食,下一步該怎么辦,下面人跑來稟告賑災的糧食只夠再發放一天了。
怎么辦
李尚書看向周二郎,這些天他已經習慣了周二郎出主意,興許是人老了,腦子僵化,沒了年輕人敢打敢沖的銳氣。
周二郎沉吟一下,道“唯今之計,也只能讓地方的豪紳士族出點兒血了。”
李尚書苦笑搖頭“他們怎么可能舍得出血”
周二郎平靜道“有沒有可能不是由他們決定。”
李尚書
周二郎“尚書大人進一步講話。”
是夜,禹北十幾個豪紳大族都被饑民搶了糧食,對方不但搶糧食,進了門幾乎看見東西就搶,餓紅了眼的人上來就是拼命的架勢,豢養的家丁護院根本不是其對手。
第二天一大早,一幫被搶了的大族哭哭啼啼跑來衙門報案,求大人做主徹查。
臨時兼任禹北知府的周二郎端坐堂上,聽完眾人的控訴,道“此事本官已經聽說了,必當徹查,不過卻不是現在,事有輕重緩急,禹北現在百萬饑民餓得嗷嗷叫,本官現在身為父母官,總得先顧那些快要餓死的,你們這些家里有余糧的,也只能先委屈委屈了。”
語畢,嘆口氣道“本官不怕跟你們說句實話,這才僅僅是個開始,這人要餓瘋了,連人都敢吃,你們這些家里有糧的,也只能是加強護院,非是本官不管,現在是管不了,即便是朝廷出兵鎮壓,怕也是一時半會兒控制不住局面,諸位自求多福吧。”
接連兩三日,都有豪紳士族被搶,一眾人都坐不住了,聯合起來,派了代表來找周二郎疏通,請求府衙出兵保護。
周二郎萬分為難,道“府衙這點子人維持一般的治安尚可,眼下這等情況,怕得是要總兵大人調派人手,只這總兵大人亦不能輕易調動人馬,需要本官同總兵大人聯名上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