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郎領旨謝恩,看著下面一眾人的反應,無聲地勾了勾嘴角兒,什么也沒說。
小人才會得志便猖狂,一個個報復回去,顯得他多沒有容人之量,翰林院現在是他的一畝三分地兒,當然是抓大放小,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為自己所用,處理幾個當初在自己面前蹦跶得最猖狂的,殺雞敬候也就夠了。
坐上他這個位置甚至不需要自己開口,就有人替他代勞了,他手下那名使喚小吏被分配去了打掃茅廁,而那位曾經和周二郎發生爭執的林狀元則被眾人自發自覺地孤立了起來,當真是風水輪流轉。
翰林院諸人一開始忐忑難安,擔心周二郎的報復,后來發現周大人并未對他們為難,甚至在月底測評時給他們的評語也相當公平公正,眾人羞愧不已,敬佩周大人年紀輕輕卻有著一般人所沒有的大胸懷,那位得志就猖狂的林狀元與之相比,簡直高下立現。
周二郎成功收獲一波人心。
整個翰林院腸子都要悔青了的人大概就屬姜茂林了,他曾經非常看好周二郎,亦給過周二郎很多提點,偏偏在周二郎遭遇挫折的時候輕易就放棄了這個潛力股。
姜茂林認為是帝王心思難猜,畢竟按照永和帝以往的尿性,一旦厭棄了誰,很難再復用。他卻不知道自己輸在了消息不夠靈通,只知道周二郎在皇帝的御書房前被罰跪了一上午,不知道周二郎同永和帝在書房中的那番對話,更不知道周二郎被皇帝賜座。
姜茂林的位置被周二郎替代,他自己則被分配到禮部領了個有名無權的閑職,但凡在周二郎低谷時,他能維護一二,周二郎都不介意拉他一把,現在卻是不可能了。
經此一事,也讓周二郎明白一件事,若想在朝堂上屹立不倒,一要大權在握,手底下有替你干事兒的人;二要掌握情報,尤其是掌握來自權力核心的情報。
當然,若是能把皇帝的眼線和耳目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相當于控制住了皇帝。
是以,東廠的大太監王海得解決,這也是端王一直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
王海自幼陪伴永和帝左右,在永和帝奪權的過程中更是表現出忠心耿耿,乃是永和帝最為信任的人,沒有之一,若想扳倒絕非易事。
雖非易事,但非做不可,否則就以永和帝如此多疑的性格,再加上東廠那幫人添油加醋,自己將永無寧日。
對于如何扳倒東廠,周二郎在沉寂的這段日子里推想過無數次,心中已有計較,只是需要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落實。
以永和帝多疑的性格,周二郎相信這樣的機會總會有的,永和帝這樣的人絕無可能毫無保留的相信任何人。
作為大乾朝最年輕的財政部副部長兼任皇帝的秘書處處長,周二郎所到之處,眾人皆畢恭畢敬,出入宮中,就連太子碰到了也是禮遇有加,位高權重,二郎的威嚴日盛,有時候臉色微微一沉,周錦鈺都有點兒怕他。
隨著二郎的身份地位水漲船高,蘭姐兒的親事重新被提上日程,外甥女今年十四,轉過年來就十五了,門當戶對的人家統共就那么些,不提前給占上,等到了后面就不一定有好的了。
對于蘭姐兒的親事,朱云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蘭姐兒也算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又記在二郎的名下,和自己的半個閨女差不多,再者能找一戶好人家對娘家也是一個幫補。
朱云娘精挑細選,選出了兩三家不錯的人家,周二郎和周鳳英都覺得比較滿意,不成想到了蘭姐這里卻被蘭姐兒各種理由拒絕,不想與人相看。
云娘自己也是從小姑娘家過來的人,看出蘭姐兒不對勁兒,便把她的貼身小丫鬟春雨叫過來詢問。
一問之下,竟然還真的有問題,卻原來蘭姐兒還惦記著之前給她介紹的那戶人家,兩個年輕人私下里竟然還偷偷見過兩次面。
春雨被蘭姐兒警告不準告訴家里人,朱云娘冷了臉才敢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