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周二郎開口,永和帝先怒了。
“來人將此人給朕拖下去,就地脫去官帽官袍,杖責八十,以后不要讓朕再見到他。”
“陛下明鑒,臣句句屬實呀。”
“陛下,臣是冤枉的,冤枉的”
“陛下”
“”
眾臣簡直不忍直視,蠢到這種程度,都讓人不忍心說他啥了。
如此胸無點墨之人卻能站在朝堂之上討論國家大事,而無數有能力有才華之士卻報國無門,蓋因大乾朝的官場選拔方式主要分兩種。
一種是恩蔭入仕,一種是科舉入仕。
科舉入仕選的自然是天下有才能之士,恩蔭入仕就不好說了,良莠不齊。
實際上大乾朝的財政虧空跟恩蔭入仕造成的大量官員冗余亦有很大的關系,一個有權勢的大臣退下去甚至能推恩家族十余人入朝為官,而實際上朝廷需要官員才有多少
這就造成某一個職位上的活兒本來一個人就能干,現在卻有三個人一起擔任,而這三個人又常常因為政見不和打架,造成處理事務的效率極低。
另外,周二郎深受皇帝寵信,能力又如此出眾,關鍵還年輕,但他想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卻困難重重,甚至他需要冒險任用劉永年這樣的人,跟這恩蔭入仕關系巨大。
因為恩蔭入仕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大乾朝的官場上很多人都是親戚關系,一出仕就自帶派系標簽。
另外各大家族為了鞏固地位擴大勢力又往往彼此聯姻,形成更加龐大的家族利益集團。
周二郎的個人能力再強,沒有家族勢力做后盾,他不過是個孤臣,是枚皇帝可以任意拿捏的棋子。
別看他現在身兼一大堆頭銜,但實際上除了在翰林院他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在御林衛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剩下的,無論是在戶部也好,御史臺也好,錦衣衛也好,他不過是領了個頭銜而已,想要做什么事兒困難重重。
沒有下面人的配合,你一個光桿司令不過是被架空的殼子。
這也是皇帝敢用周二郎,端王拉攏周二郎,現在賀明堂亦想拉攏周二郎的原因,這樣的人對自己造不成巨大威脅,卻可以很好的為己方所用。
皇帝你想要收回徐庚的權力難上加難,拔起蘿卜帶出泥,你動的是大半個朝廷官員的切實利益,玩兒不好的話,他們聯合起來,連你這個皇帝都敢換。
不過皇帝想要收回周二郎的權力卻是輕而易舉了。
由此可見家族勢力才是一個官員強大的支撐和后盾。
周二郎不懂這些嗎
他當然懂。
但他骨子里一直都是讀書人,他有自己的堅守和驕傲,他從來沒有真正妥協過。
他沒有像劉永年一樣靠著自己的才能和美貌娶一個大家族的女人作為自己升職的跳板,他忠于自己的愛情。
在受到林家施壓時,他沒有妥協讓步,他忠于自己的婚姻。